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竹间(竹间)
唐 白居易 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 深扫竹间径,静拂松下床。
唐 白居易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
唐 刘禹锡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唐 李嶷 淮南秋夜呈周侃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唐 赵嘏 沙溪馆 翠湿衣襟山满楼,竹间溪水绕床流。
宋 苏轼 徐君猷挽词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宋 黄庭坚 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 今来扫门巷,竹间翁蜕蝉。
宋 晁冲之 寄王立之 拊怜庭下石,问讯竹间梅。
宋 刘克庄 崇化麻沙道中 远闻清磬来林杪,忽有朱栏出竹间。
元 元好问 秋蚕 朝来饲却上马桑,隔簇仍闻竹间雨。
元 虞集 赋程氏竹雨山房二首 其二 竹间开几席,花底注山尊。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
唐 刘禹锡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
唐 李嶷 淮南秋夜呈周侃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唐 赵嘏 沙溪馆 翠湿衣襟山满楼,竹间溪水绕床流。
宋 苏轼 徐君猷挽词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宋 黄庭坚 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 今来扫门巷,竹间翁蜕蝉。
宋 晁冲之 寄王立之 拊怜庭下石,问讯竹间梅。
宋 刘克庄 崇化麻沙道中 远闻清磬来林杪,忽有朱栏出竹间。
元 元好问 秋蚕 朝来饲却上马桑,隔簇仍闻竹间雨。
元 虞集 赋程氏竹雨山房二首 其二 竹间开几席,花底注山尊。 ——《骈字类编》
水榭 shuǐ xiè
建筑在水边或水上,供人们游憩眺望的亭阁。 唐 崔湜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诗:“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旧唐书·裴度传》:“ 东都 立第於 集贤里 ,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廻环,极都城之胜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且到 秦淮 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巴金 《鬼--一个人的自述》:“现在却只有一座水榭似的空屋留在那里。” ——《漢語大詞典》
涵虚 hán xū
指水映天空。 唐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孕化晨阳吐,涵虚宵象悬。”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涵虚万顷皆一色,水面隐隐鮫人啼。” ——《漢語大詞典》
碧 bì《國語辭典》
碧 [ bì ]
名- 青绿色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碧,石之青美者。」《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
- 青绿色的。如:「碧草」、「碧波荡漾」。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林外
曹文晦 诗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分类字锦》
山堂 shān táng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漢語大詞典》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漢語大詞典》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 朝着:~酒当歌。
-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 跟,和:~他商量一下。
-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 看待,应付:~待。
-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 平分,一半:~开。
- 搀和(多指液体):~水。
- 量词,双:一~鹦鹉。
泬漻 jué liáo
见“ 泬寥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