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屈节(屈節)qū jié
(1).犹言失节归附。《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 汉 ?”《后汉书·杜林传》:“ 林 虽拘於 嚣 ,而终不屈节。”《三国演义》第七七回:“ 关公 夜走 临沮 ,为 吴 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痛史》第七回:“原来 伯颜 留 文天祥 在营中,见他举止不凡,有时与他谈论,他却絶无屈节的意思。” 梁启超 《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 格拉布加 独立不支,寻亦屈节。”
(2).降低身分相从。 汉 刘向 《九叹·怨思》:“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络秀 语 伯仁 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 清 李渔 《比目鱼·决计》:“祗为美人甘屈节,藉口贤人赋《简兮》。” ——《漢語大詞典》
(2).降低身分相从。 汉 刘向 《九叹·怨思》:“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络秀 语 伯仁 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 清 李渔 《比目鱼·决计》:“祗为美人甘屈节,藉口贤人赋《简兮》。” ——《漢語大詞典》
水潜(水潜)
汉书杨雄传于是禽殚中衰相与集于靖冥之馆以临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东瞰目尽西畅亡厓随珠和氏焯烁其陂玉石嶜崟眩耀青荧汉女水潜怪物暗冥不可殚形 关尹子水潜故蕴为五精 淮南子见山居下 ——《骈字类编》
匿 nì《國語辭典》
匿 [ nì ]
动- 隐瞒。《书经·盘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司马朗传》:「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
- 隐藏、躲避。如:「逃匿」、「销声匿迹」。《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桓公、管仲虽善匿,弗能隐矣。」《汉书·卷五二·灌夫传》:「乃匿其家,窃出上书。」
方 fāng《國語辭典》
方 [ fāng ]
名- 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
- 区域。如:「地方」、「远方」。
- 古代称地为「方」。《淮南子·本经》:「戴圆履方,抱表怀绳。」汉·高诱·注:「圆,天也;方,地也。」
- 位置、地位的一边或一面。如:「东方」、「四面八方」、「对方」、「我方」、「双方」。
- 法子、办法。如:「方法」、「千方百计」、「教导有方」。
- 治病的药单、配药的单子。如:「药方」、「偏方」、「秘方」、「处方」。《镜花缘·第二九回》:「此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 数学上的乘方。如:「平方」、「立方」。
- 量词。计算方形物品的单位。相当于「块」、「个」。如:「匾额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图章」。
- 姓。如明代有方孝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方形的。如 :「方桌」、「方阵」。
- 某一地的。如:「方音」、「方言」、「方志」。
- 正直。如:「品行方正」。《老子·第五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悼王道之不昭,故举贤良方正之士。」
- 才、始。如:「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梦方醒」。《红楼梦·第四回》:「今年方四十上下,只有薛蟠一子。」
- 正、适。如:「来日方长」、「方兴未艾」。《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 将。《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玺书劳异曰:『方论功赏,以答大勋。』」《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当、在。《庄子·人间世》:「方今之时,仅免刑焉。」《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