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立志 lì zhì
(1).树立志向;下定决心。《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后汉书·列女传·阴瑜妻》:“我本立志与 阴氏 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於此,素情不遂,奈何?”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论治则曰立志,论事则曰从权。”《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如今姑爷癆病死了,你 史妹妹 立志守寡,也就苦了。”
(2).坚强独立的意志。《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狷洁》:“﹝ 郑所南 ﹞刚介有立志,会天兵南,叩闕上疏,犯新禁,众争目之。” ——《漢語大詞典》
(2).坚强独立的意志。《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狷洁》:“﹝ 郑所南 ﹞刚介有立志,会天兵南,叩闕上疏,犯新禁,众争目之。” ——《漢語大詞典》
读书(讀書)dú shū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须 ( 須 鬚 ) xū
须 [ xū ]
-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 〔~臾〕片刻,一会儿。
-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笃实(篤實)dǔ shí
(1).纯厚朴实;忠诚老实。《易·大畜》:“大畜刚健,篤实辉光,日新其德。”《后汉书·郎顗传》:“岂不可刚健篤实,矜矜慄慄,以守天功盛德大业乎?”《南史·韦放传》:“ 放 性篤实,轻财好施,於诸弟尤雍穆。” 邹韬奋 《经历》四八:“他的性情又是那样天真烂漫,笃实敦厚。”
(2).踏实;实在。 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 宪公 躬孝践行篤实,而辨於文。” 宋 苏轼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愿子事篤实,浮言扫譫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耿逸庵张仲诚》:“ 耿介 赋质刚方,践履篤实。” 王棻 《答王子裳书》:“今乃空腹高心,以判断古人之得失,不徒 汉 儒篤实之学不宜有此,即 宋 儒空虚之学亦何至于此耶?” ——《漢語大詞典》
(2).踏实;实在。 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 宪公 躬孝践行篤实,而辨於文。” 宋 苏轼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愿子事篤实,浮言扫譫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耿逸庵张仲诚》:“ 耿介 赋质刚方,践履篤实。” 王棻 《答王子裳书》:“今乃空腹高心,以判断古人之得失,不徒 汉 儒篤实之学不宜有此,即 宋 儒空虚之学亦何至于此耶?” ——《漢語大詞典》
随时(隨時)suí shí
(1).顺应时势;切合时宜。《易·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王弼 注:“得时,则天下随之矣。随之所施,唯在于时也;时异而不随,否之道也。”《国语·越语下》:“夫圣人随时以行,是为守时。” 韦昭 注:“随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祖不得称皇考》:“好古之士,当随时变通,所谓礼从宜也。”
(2).任何时候;不拘何时。 唐 骆宾王 《与程将军书》:“随时任其舒卷,与物同其波流者矣。” 宋 张道洽 《岭梅》诗:“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巴金 《秋》四:“你高兴,随时可以来耍。”
(3).随着季节时令。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夏凉寒燠,随时取适。”
(4).跟随时俗。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毋持禄以养交,毋依阿淟涊以随时。” ——《漢語大詞典》
(2).任何时候;不拘何时。 唐 骆宾王 《与程将军书》:“随时任其舒卷,与物同其波流者矣。” 宋 张道洽 《岭梅》诗:“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巴金 《秋》四:“你高兴,随时可以来耍。”
(3).随着季节时令。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夏凉寒燠,随时取适。”
(4).跟随时俗。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毋持禄以养交,毋依阿淟涊以随时。” ——《漢語大詞典》
作事 zuò shì
(1).谓役民兴造。《左传·昭公八年》:“﹝ 师旷 曰﹞: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2).处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
(3).谓施政。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国家作事如此, 汉 祚衰亡之徵。”
(4).任职;工作。 陈翔鹤 《古老的故事》六:“在此刻的××省作事,那还能论什么本行不本行呢?只消一遇有机会,你就得见缝插针!” ——《漢語大詞典》
(2).处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
(3).谓施政。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国家作事如此, 汉 祚衰亡之徵。”
(4).任职;工作。 陈翔鹤 《古老的故事》六:“在此刻的××省作事,那还能论什么本行不本行呢?只消一遇有机会,你就得见缝插针!” ——《漢語大詞典》
要 yào/yāo《國語辭典》
要 [ yào ]
名- 關鍵、重點。如:「提要」、「綱要」、「摘要」。
- 索取、討取。如:「要帳」、「要飯」。
- 收為己有。如:「這件衣服我要了。」
- 請求、拜託。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 需要。如:「我要一枝筆。」
- 重大的、重要的。如:「要港」、「要人」、「要職」。
- 切當的。參見「要道 」條。
- 概括、總括。用於文言文。如:「要言之,為人應以誠字居心。」《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 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 即將。如:「我要出門了。」、「天要下雨了。」
- 表示提醒或命令人做某事。如:「不論環境如何困厄,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好好做人。」、「別忘了要告訴他,要仔細檢查,別再出錯。」
- 表示想、希望做某事。唐·韓愈〈竹逕〉詩:「若要添風月,應除數百竿。」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一二齣》:「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
- 如果。表示假設的關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 要麼的簡稱。表示選擇的關係。如:「這件事要就是不做,要就是一口氣將它完成。」
要 [ yāo ]
名- 人體軀幹的中段部分。《說文解字·舁部》:「要,身中也。」《墨子·兼愛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通「腰」。
- 盟約。《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久要,舊約也。』」
- 姓。如漢代有要競。
- 約定、約束。《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 邀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 求取。如:「要求」。《孟子·告子上》:「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 脅迫。如:「要挾」。《論語·憲問》:「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 攔阻、截擊。《孟子·公孫丑下》:「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期。』」
周详(周詳)zhōu xiáng
周到详尽。 唐 韩愈 《进〈顺宗实录〉表状》:“儻所论著,尚未周详,臣所未知,乞赐宣示。” 茅盾 《创造》:“新计划已经审慎周详,只待 娴娴 出来,立即可以开始实验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