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

欧阳修宋代〕《获麟赠姚辟先辈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
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
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
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
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
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
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
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
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
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
自从蒙众说,日月遭蔽亏。
常患无气力,扫除浮云披。
还其自然光,万物皆见之。
子昔已好古,此经手常持。
超然出众见,不为俗牵卑。
近又脱赋格,飞黄摆衔羁。
圣门开大道,夷路肆腾嬉。
便可剿众说,旁通塞多歧。
正途趋简易,慎勿事岖崎。
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
苟思垂後世,大禹尚胼胝。
顾我今老矣,两瞳蚀昏眵。
大书难久视,心在力已衰。
因思少自弃,今纵悔可追。
戒我以勉子,临文但吁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著述须待积勤少时

著述 zhù shù
1.撰写文章;编纂。
2.著作和编纂的成品。  ——《漢語大詞典》
须待(須待)xū dài
(1).依靠。 汉 王充 《论衡·非韩》:“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也?”
(2).等待。《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若绵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汉书·郊祀志上》“宿留海上” 唐 颜师古 注:“宿留,谓有所须待也。”  ——《漢語大詞典》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积勤(積勤)jī qín
(1).积劳;积功。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及欲金丹成而昇天,然其大药物,皆用钱直,不可卒办。当復由於耕牧商贩以索资,累年积勤,然后可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外官考察》:“祖宗爱惜人才,必待九年方斥。今因一人无稽之言,没其积勤,使之不敢申理,岂治世所宜有。” 清 薛福成 《〈五省沟洫图说〉序》:“余谓任斯事者,宜多得贤能,有司因地之宜,以时董劝,积勤化惰。”
(2).长久勤劬。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惟公积勤,以疾以忧。及其归时,当谢之秋。”  ——《漢語大詞典》
宜 yí《國語辭典》

宜 [ yí ]

  1. 相安、和顺。《礼记·大学》:「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2. 适当。《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用矣。」
  3. 共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1. 合适、相称。如:「动静皆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 应该、应当。如:「不宜喧闹」、「不宜妄自菲薄」。
  2. 大概、似乎。《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 事宜。《礼记·月令》:「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2. 姓。如元代有宜桂可。
少时(少時)shǎo shí
不久;一会儿。 唐 独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诗:“今日把手笑,少时各他乡。”《红楼梦》第二九回:“少时 贾母 等出来。”
年轻时;年幼时。《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夷吾 者, 潁上 人也,少时常与 鲍叔牙 游。”《孔子家语·致思》:“吾少时好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葛巾》:“此 桑姥 ,妾少时受其露覆,故不与婢辈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