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岩溜(岩溜)
唐 刘禹锡 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幽响滴岩溜,晴芳飘野丛。
唐 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 翁承赞 题壶山 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 ——《骈字类编》
唐 方干 题报恩寺上方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唐 翁承赞 题壶山 秋高岩溜白,日上海波红。 ——《骈字类编》
甘寒
见上注
汪藻游惠山诗甘寒冠天下瓶盎走膏乳 ——《分类字锦》
汪藻游惠山诗甘寒冠天下瓶盎走膏乳 ——《分类字锦》
通 tōng《國語辭典》
通 [ tōng ]
形- 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的。如:「水管不通了。」
- 流畅、畅达。如:「畅通」、「四通八达」、「你的作文写得不够通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老残游记·第一回》:「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
- 顺利。如:「星运亨通」。
- 灵活、不闭塞。如:「圆通」、「开通」。
- 渊博。如:「通人」、「博学通儒」。
- 共同的。如:「好逸恶劳是一般人的通病。」《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通义也。」
- 整个、全部。如:「通宵」、「通盘考量」。《孟子·离娄下》:「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
- 全、都。如:「通通上去」。《红楼梦·第二八回》:「他说的我通不懂,怎么不该罚!」
- 到达。如:「通到」、「通往」。《国语·晋语二》:「道远难通,望大难走。」
- 往来、交往。如:「通商」、「通航」、「互通有无」。《汉书·卷三七·季布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 报告、通晓。如:「通知」、「通报」。《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 明白、了解。如:「通晓」、「精通」。《汉书·卷七二·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骜,不通古今。」
- 男女间发生不正常的关系。如:「私通」、「通奸」。《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汉书·卷五五·卫青传》:「(郑)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
- 熟悉某种事物的人。如:「中国通」、「万事通」、「数学通」。
- 量词:➊ 计算文书、电讯的单位。如:「一通电话」、「三通电报」。➋ 计算敲击钟鼓次数的单位。如:「擂鼓三通」。
碧沼
唐 徐夤 忆山中友人 斗开碧沼分明月,各领青山占白云。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二九○ 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
宋 欧阳修 应制赏花钓鱼 鱼游碧沼涵灵德,花馥清香荐寿杯。 ——《骈字类编》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其二九○ 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
宋 欧阳修 应制赏花钓鱼 鱼游碧沼涵灵德,花馥清香荐寿杯。 ——《骈字类编》
野梅
唐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唐 唐彦谦 韦曲 穷郊二月初离别,独傍寒村嗅野梅。
唐 郑谷 颜惠詹事即孤侄舅氏谪官黔巫舟中相遇怆然有寄 瘴村三月暮,雨熟野梅黄。
唐 崔涂 江雨望花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 园中认叶封林草,檐下攀枝落野梅。
唐 韦庄 春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宋 陆游 岁晚幽兴四首 其二 野梅堕地草生后,街柳拂鞍冰泮时。
宋 陆游 立春后三日作 拂面毵毵巷柳黄,穿帘细细野梅香。 ——《骈字类编》
唐 唐彦谦 韦曲 穷郊二月初离别,独傍寒村嗅野梅。
唐 郑谷 颜惠詹事即孤侄舅氏谪官黔巫舟中相遇怆然有寄 瘴村三月暮,雨熟野梅黄。
唐 崔涂 江雨望花 细雨满江春水涨,好风留客野梅香。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 园中认叶封林草,檐下攀枝落野梅。
唐 韦庄 春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宋 陆游 岁晚幽兴四首 其二 野梅堕地草生后,街柳拂鞍冰泮时。
宋 陆游 立春后三日作 拂面毵毵巷柳黄,穿帘细细野梅香。 ——《骈字类编》
清绝(清絶)qīng jué
(1).形容美妙至极。 唐 李山甫 《山中览刘书记新诗》诗:“记室新诗相寄我,蔼然清絶更无过。” 宋 陆游 《小雨泛镜湖》诗:“吾州清絶冠 三吴 ,天写云山万幅图。” 清 陈维嵩 《琵琶仙·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闲话》词:“且啜茶瓜,休论尘世,此景清絶。” 邓方 《冬月阅国初诸家诗因题绝句》之二:“独有 愚山 爱敦厚,五言清絶似 瀟湘 。”
(2).凄清至极。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十一:“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絶滔滔。”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浩歌渌水曲,清絶听者愁。” 宋 苏舜钦 《和子履雍家园》:“珍禽不可见毛羽,数声清絶如哀弹。” 清 周亮工 《舟中蟋蟀》诗:“清絶是何音,遥遥损客心。”
(3).清雅至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四·茉莉》:“又有似末利而瓣大,其香清絶者,谓之狗牙,亦名雪瓣,海南有之。” 清 陈维嵩 《百字令·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词:“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絶。” ——《漢語大詞典》
(2).凄清至极。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十一:“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絶滔滔。”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浩歌渌水曲,清絶听者愁。” 宋 苏舜钦 《和子履雍家园》:“珍禽不可见毛羽,数声清絶如哀弹。” 清 周亮工 《舟中蟋蟀》诗:“清絶是何音,遥遥损客心。”
(3).清雅至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四·茉莉》:“又有似末利而瓣大,其香清絶者,谓之狗牙,亦名雪瓣,海南有之。” 清 陈维嵩 《百字令·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词:“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絶。” ——《漢語大詞典》
隔 gé《國語辭典》
隔 [ gé ]
动- 遮断、阻塞。如:「阻隔」、「分隔」。《说文解字·阜部》:「隔,塞也。」《后汉书·卷三三·郑弘传》:「帝问知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闲。」
- 距离、间隔。如:「相隔千里」、「隔两天再说吧!」。《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唐·李商隐〈无题〉诗:「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改变、变异。《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赞曰:「称号迁隔,封割纠纷。」
疏 shū《國語辭典》
疏 [ shū ]
動- 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 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 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 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 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 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 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 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 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 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 蔬果。《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通「蔬」。
疏 [ shù ]
名- 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 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
- 書信。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 分條陳述、記錄。《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疏 [ sū ]
- (一)之又音。
篱 ( 籬 ) lí《國語辭典》
- 「篱 」的异体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