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

元稹唐代〕《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十八时作)

静习狂心尽,幽居道气添。神编启黄简,秘箓捧朱签。
烂熳烟霞驻,优游岁序淹。登坛拥旄节,趋殿礼胡髯。
醮起彤庭烛,香开白玉奁。结盟金剑重,斩魅宝刀铦。
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冥搜呼直使,章奏役飞廉。
仙籍聊凭检,浮名复为占。赤诚祈皓鹤,绿发代青缣。
虚室常怀素,玄关屡引枮。貂蝉徒自宠,鸥鹭不相嫌。
始悟身为患,唯欣禄未恬。龟龙恋淮海,鸡犬傍闾阎。
松笠新偏翠,山峰远更尖。箫声吟茂竹,虹影逗虚檐。
初日先通牖,轻飔每透帘。露盘朝滴滴,钩月夜纤纤。
已得餐霞味,应嗤食蓼甜。工琴闲度昼,耽酒醉销炎。
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灌园多抱瓮,刈藿乍腰镰。
野鸟终难絷,鹪鹩本易厌。风高云远逝,波骇鲤深潜。
邸第过从隔,蓬壶梦寐瞻。所希颜颇练,谁恨突无黔。
思拙惭圭璧,词烦杂米盐。谕锥言太小,求药意何谦。
语默君休问,行藏我讵兼。狂歌终此曲,情尽口长箝。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禹步星纲灶鬼

禹步 yǔ bù
谓跛行。相传 夏禹 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尸子·君治》:“ 禹 於是疏 河 决 江 ,十年未闞其家,手不爪,脛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 禹 步。”《法言·重黎》“巫步多 禹 ” 晋 李轨 注:“﹝ 禹 ﹞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 禹 步。”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 禹 步。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 禹 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从左足併,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併,是三步也。如此 禹 步之道毕矣。”《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及至 汾河 ,遇水暴长,桥坏,船渡艰难。是人乃临水 禹 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黄尊师,童子烧香 禹 步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产龙》:“有 王媪 者,焚香 禹 步,且捺且咒。”  ——《漢語大詞典》
星纲(星綱)xīng gāng
谓星的行列。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诗:“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  ——《漢語大詞典》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辄得咎。
焚 fén《國語辭典》

焚 [ fén ]

  1. 燒。如:「玩火自焚」、「憂心如焚」。《春秋·桓公七年》:「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2. 古代刑罰之一。炮烙人犯。《書經·泰誓上》:「焚炙忠良,刳剔孕婦。」《周禮·秋官 ·掌戮》:「凡殺其親者焚之。」
  1. 乾。如:「焚風」。

焚 [ fèn ]

  1. 僵仆、敗壞。《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八·春秋左氏音義之四》:「服虔云:『焚,讀曰僨。僨,僵也。』」通「僨」。
符 fú《國語辭典》

符 [ fú ]

  1. 古代用为凭信的器物,刻字在竹、木、金、玉、铜之上,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以为征信。如:「虎符」。《史记·卷八·高祖纪》:「乃论功,与诸列侯剖符行封。」
  2. 文件、凭证。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我母诉怨于天,今得天曹符,来取铁杵。」
  3. 祥瑞的征兆。《后汉书·卷四·孝和帝等纪·赞曰》:「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4. 标记、记号。如:「音符」、「符号」。
  5. 一种道士用来避邪、驱使鬼神的神秘文字。如:「符咒」。《抱朴子·内篇·登陟》:「带升山符,出门作周身三五法。」
  6. 姓。如唐代有符令奇。
  1. 相合、吻合。如:「符合」、「名实相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灶鬼(竈鬼)zào guǐ
即灶神。《史记·孝武本纪》:“上有所幸 王夫人 ,夫人卒, 少翁 以方术盖夜致 王夫人 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 唐 陆龟蒙 《祀灶解》:“灶鬼以时録人功过,上白於天。” 宋 王安石 《示江公佐外厨遗火》诗:“刀匕初无欲清人,如何灶鬼尚嫌嗔?”参见“ 灶神 ”。  ——《漢語大詞典》
詹 zhān《國語辭典》

詹 [ zhān ]

  1. 话多。《说文解字·八部》:「詹,多言也。」
  1. 至、到达。《诗经·小雅·采绿》:「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文选·张衡·思玄赋》:「黄灵詹而访命兮,樛天道其焉如。」
  2. 视。《诗经·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史记·卷四·周本纪》:「粤詹雒伊,毋远天室。」通「瞻」。
  3. 管理。《史记·卷一一·孝景本纪》:「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
  4. 选定。如:「谨詹于某月某日举行婚礼。」
  1. 姓。如清代有詹天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