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西江月色新,清光长见谪仙人。

屈大均清代〕《采石题太白祠 其三

牛渚西江月色新,清光长见谪仙人。诗多讽谏因天宝,道在佯狂得季真。

金铉已销飞燕口,锦袍空映凤凰身。垂辉不用多删述,天与英雄只老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牛渚西江月色清光长见谪仙

牛渚
唐 李白 横江词六首 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唐 孟浩然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星罗牛渚夕,风退鹢舟迟。
唐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境同牛渚上,宿在凤池边。
唐 羊士谔 资阳郡中咏怀 江清牛渚镇,酒熟步兵厨。
唐 贾岛 送罗少府归牛渚 作尉长安始三日,忽思牛渚梦天台。
唐 杜牧 和州绝句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
唐 罗邺 鸳鸯 暖依牛渚汀莎媚,夕宿龙池禁漏催。  ——《骈字类编》
西江 xī jiāng
(1).江名。 珠江 干流,古称 鬱水 ,在 广东省 西部,由 黔 、 鬱 、 桂 三江汇合而成。 唐 张籍 《野老歌》:“ 西江 估客珠百斛,船中养犬常食肉。”
(2). 唐 人多称 长江 中下游为 西江 。 唐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诗:“ 牛渚 西江 夜,青天无片云。” 唐 元稹 《相忆泪》诗:“ 西江 流水到 江州 ,闻道分成九道流。” 唐 温庭筠 《西洲词》:“南楼登且望, 西江 广復平。艇子摇两桨,催过 石头城 。”此指 南京市 北的 长江 。
(3). 四川 锦江 的别称。《庄子·外物》:“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 成玄英 疏:“ 西江 , 蜀江 也。” 蜀江 即 锦江 。
(4). 湖北 天门河 的别称。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千羡万羡 西江 水,曾向 竟陵 城下来。” 竟陵 今名 天门 , 天门河 流经城西。  ——《漢語大詞典》
月色 yuè sè
(1).月光。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宋 陈师道 《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灯花频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 朱自清 《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2).指月亮。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怕怎的,待月色上来的时候,奴送三位娘去。”  ——《漢語大詞典》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清光 qīng guāng
(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终日,清光欲暮。” 唐 崔备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 明 刘基 《雪中》诗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 巴金 《家》十九:“漫天的清光洗着他们的脸。”  ——《漢語大詞典》
长见(長見)zhǎng jiàn
远见。《吕氏春秋·长见》:“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高诱 注:“长,远也。”《宋书·颜延之传》:“是短算所出,而非长见所上。”  ——《漢語大詞典》
谪仙(謫僊)zhé xiān
亦作“ 謫僊 ”。
(1).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永明 中 会稽 钟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养鼠数十头,呼来即来,遣去便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壶吟》:“世人不识 东方朔 ,大隐 金门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彩鸾所写之书》:“ 吴彩鸞 ,世传謫仙也。”
(2).专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师,舍於逆旅。 贺监 知章 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復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謫仙’。”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僊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诗:‘ 黄鹤楼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唐 刘禹锡 《寄唐州杨八归厚》诗:“謫仙年月今应满,戇諫声名众所知。”
见“ 謫仙 ”。  ——《漢語大詞典》
人 rén《國語辭典》

人 [ rén ]

  1.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如:「男人」、「女人」、「人類」。
  2. 別人、他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 每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若能同心一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
  4. 某種類型、身分的人。如:「軍人」、「主持人」、「介紹人」、「臺北人」。
  5. 人的品格和性情。如:「文如其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宋·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世之學者,無問乎識與不識,而讀其文,則其人可知。」
  6. 姓。如明代有人杰。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