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草名黄精,养性独冠神农经。

李纲宋代〕《郑梦锡教授送黄精以诗答其意

太阳之草名黄精,养性独冠神农经。扫除白发有奇效,采食既久通仙灵。

年来衰病乃如许,瘴疠忧患频相仍。稍从方士学服饵,桑榆庶以延颓龄。

鼎中九转未遽就,聊假草木搴其英。闽山无雪苗可识,劳君为我锄青冥。

封题寄远意良厚,不道山寒少茯苓。蜜蒸日暴试新法,入口便觉身倍轻。

只今兵革未衰息,群盗蜂蚁犹纵横。何须运甓习筋力,会当一举腾上烟云之翠屏。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太阳黄精养性独冠神农

太阳(太陽)tài yáng
(1).日的通称。《汉书·元帝纪》:“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 颜师古 注:“太阳,日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2).指太阳光。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太阳晒着,风吹着,雨淋着。”
(3).旺盛的阳气。《尚书大传》卷五:“ 遂人 以火纪;火,太阳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终始》:“故至春少阳,东出就木,与之俱生;至夏太阳,南出就火,与之俱煖。”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咀嚼英华,呼吸太阳。”
(4).指太阳穴。《红楼梦》第五二回:“只是太阳还疼。”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完全变了,变成个瘪太阳,嘬腮梆,而棱角分明的脸。”参见“ 太阳穴 ”。  ——《漢語大詞典》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1.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2.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3.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4.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5. 姓。如汉代有草中。
  1.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2.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3.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4.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1.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2.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1.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名 míng《國語辭典》

名 [ míng ]

  1. 人的称号。如:「尊姓大名」、「请问芳名」。
  2. 事物的称号。如:「地名」。《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3. 声誉。如:「盛名」、「令名」。
  4. 表示概念的名称。《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5. 量词:➊ ​ 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➋ ​ 计算排名的单位。如:「全班第十名。」
  1.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1. 有名的。如:「名人」、「名马」。
  2. 贵重的、出色的。如:「名器」、「名酒」。
黄精 huáng jīng
(1).黄土之精。指土德。《后汉书·李云传》:“ 高祖 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 陈 、 项 、 虞 、 田 、 许氏 ,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 李贤 注:“黄精谓 魏氏 将兴也。 陈 、 项 、 虞 、 田 并 舜 之后。 舜 土德,亦尚黄,故忌也。”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景灵垂祐,黄精协符。” 清 王夫之 《南岳赋》:“结天元以纽灵,扢阳冶之鸿施。母黄精之函载,焫相见于重离。”
(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朮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黄芝、戊己芝、菟竹……黄精为服食要药,故《别録》列于草部之首,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恨海》第七回:“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  ——《漢語大詞典》
养性(養性)yǎng xìng
(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语本《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澹,所以养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听琴观棋》:“弹琴实堪养性。”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乡村恬静的生活,究竟比外面困顿奔波的情形更适宜于摄生养性。”
(2).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水浒传》第一回:“这代祖师,号曰 虚靖天师 ,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 龙虎山 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3).养生。性,通“ 生 ”。《吕氏春秋·本生》:“物也者,所以养性也。” 高诱 注:“物者,货贿,所以养人也。”《后汉书·方术传下·华陀》:“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漢語大詞典》
独冠(獨冠)dú guān
超越别人,独占首位。《南齐书·吕安国周盘龙等传论》:“ 盘龙 饶勇,独冠三军。”《文献通考·经籍二》:“唯 王弼 之学,独冠古今。以 弼 为本,採诸説附益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秘府二 王 之迹,独冠千古。”  ——《漢語大詞典》
神农(神農)shén nóng
(1).传说中的太古帝王名。始教民为耒耜,务农业,故称 神农氏 。又传他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也称 炎帝 ,谓以火德王。《易·繫辞下》:“ 包牺氏 没, 神农氏 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淮南子·主术训》:“昔者, 神农 之治天下也,神不驰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穀蕃植。” 郭沫若 《星空》诗:“ 伏羲 之后,不知历多少年代才有 神农 。”
(2).谓土神。后世称司农事之官为神农。《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 郑玄 注:“土神称曰神农者,以其主於稼穡。”《吕氏春秋·季夏纪》:“无发令而干时,以妨神农之事;水潦盛昌,命神农将巡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高诱 注:“昔 炎帝 神农 能殖嘉穀,神而化之,号为 神农 。后世因名其官为神农。”
(3).《庄子》书中所记述的人名。《庄子·知北游》:“ 妸荷甘 与 神农 同学於 老龙吉 。 神农 隐几闔户昼瞑。” 成玄英 疏:“ 神农 者,非三皇之 神农 也,则后之人物耳。”
(4).古代学派名。《孟子·滕文公上》:“有为 神农 之言者 许行 ,自 楚 之 滕 。”  ——《漢語大詞典》
经 ( 經 ) jīng
经 [ jīng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
  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
  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
  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
  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
  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
  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
  10. 缢死,上吊:自~。
  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
  12. 古同“京”,数目。
  13.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