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下笑蜉蝣辈,蜗角争战污浊世。

童童未知〕《题王子晋

屣弃万乘追浮丘,仙成驾鹤缑山头。
碧桃千树锁金嗣,玉笙嘹亮天风秋。
回眸下笑蜉蝣辈,蜗角争战污浊世。
何当高气凌云霄,愿随环佩联云骑。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回眸下笑蜉蝣蜗角争战污浊

回眸(迴眸)huí móu
转过眼睛,回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 刘 回眸亦迷;注目移时,始揖而谢之。” 鲁迅 《答客诮》诗:“试看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1).回顾。 唐 元稹 《阳城驿》诗:“送我不出户,决我不迴眸。”
(2).转动眼珠,流盼。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一章:“瞬息,即见玉人翩若惊鸿,至余前,肃然为礼。而此际玉人密髮虚鬟,丰姿愈见娟娟。余不敢迴眸正视。”  ——《漢語大詞典》
下笑
唐 柳宗元 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 遥知玄豹在深处,下笑羁绊泥涂间。  ——《骈字类编》
蜉蝣 fú yóu
亦作“ 蜉蝤 ”。
(1).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毛 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 颜师古 注:“蝤音由,字亦作蝣。” 晋 郭璞 《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否则只好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
(2).比喻微小的生命。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聚义》:“云天谊,詎可量,匡救蜉蝣离虎狼,復垂怜閫内荆釵,使夫妻团圆无恙。”
(3).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今人未窥 韩 柳 门户,而先扫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轻 温 李 :何蜉蝣之多也。”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后》:“此而羣喙犹未息也,吾请质诸圣训以扫俗学之蜉蝣,稽诸圣言以靖伪儒之簧鼓。”
(4).犹浮蚁。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五代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轂轆钓鱼车。”  ——《漢語大詞典》
辈 ( 輩 ) bèi
辈 [ bèi ]
  1. 家族的世代,泛指人际的一种先后次第:~分。先~。长(zhǎng )~。后~。晚~。前~。
  2. 等,类(指人):吾~。尔~。~出。无能之~。
  3. 人活着的时间,毕生:我这一~子。
  4. 车百辆,亦指分行列的车。
蜗角(蝸角)wō jiǎo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南朝 梁 沈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 蜗角鬭争 ”。
(2).见“ 蜗角虚名 ”。  ——《漢語大詞典》
争战(争戰)zhēng zhàn
战斗;战争。《战国策·赵策四》:“ 秦 行是计也,君桉救 魏 ,是以攻 齐 之已弊,与 秦 争战也。”《吴子·料敌》:“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争战,其军可败。”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雨血》:“北地冬春间,每遇天际昏暗,日曈曈无光,谓之红沙天,则边圉必有争战。” 陈毅 《生查子·国共二次合作出山口占》词:“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  ——《漢語大詞典》
污浊(汙濁)
亦作“污浊”。亦作“汚浊”。
1.混浊;肮脏。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闽鄞二庙》:“既而得泉,皆污浊不堪用。” 老舍 《骆驼祥子》三:“不管身上是怎样褴褛污浊,太阳的光明与热力并没有将他除外。” 杨朔 《昨日的临汾》:“这一切,使我疑心自己跌进污浊的泥塘里,见不到一滴清水。”
2.鄙陋龌龊;卑下龌龊。 宋 苏辙 《吴道子画四真君》诗:“坐令世俗士,自慙污浊身。”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改过》:“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於前过,反怀羞涩凝沮,而甘心於汚浊终焉,则吾亦絶望尔矣。” 梁启超 《敬告留学生》:“抑政府以彼区区至污浊之官职,至微薄之薪水,以驯伏学生者,而学生大部分遽乃入其彀中,百鍊钢化为绕指柔乎?” 叶紫 《星》第一章一:“ 梅青姐 尽管佯装没有听见,可是那些无耻的污浊的话,却总像箭簇似地向她射来。”
3.肮脏的东西。 寅半生 《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清洁娟好,不染污浊。”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他闭上了眼,身上麻麻酥酥的仿佛往外放射着一些积存的污浊。”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 吴丙治 是那样仇恨遮挡太阳的乌云,那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浊。”  ——《漢語大詞典》
世 shì《國語辭典》

世 [ shì ]

  1. 三十年稱為「一世」。《說文解字·十部》:「世,三十年為一世。」《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2. 父子相繼稱為「一世」,即一代。如:「五世其昌」。《字彙·一部》:「世,父子相代為一世。」《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
  3. 朝代。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4. 時代。《易經·繫辭下》:「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漢·王充《論衡·逢遇》:「伯夷,帝者之佐也,出於王者之世。」
  5. 年、歲。《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6. 量詞。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
  7. 世界、世間、世人。如:「傳世」、「避世」、「世外桃源」。《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楚辭·屈原·漁父》:「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8. 姓。如戰國時秦國有世鈞。
  1. 與先輩有交誼的。如:「世姪」、「世誼」。《儒林外史·第三回》:「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
  2. 世間的、世俗的。如:「世局」、「人情世故」。
  3. 累代的。如:「世交」、「世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