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须劳战士,城築守淮隅。

刘华宋代〕《寄宝应丘大夫攽

制阃今元帅,男邦旧大夫。
受成无弊事,直上有夷涂。
赤县图新入,苍生喘欲苏。
底须劳战士,城築守淮隅。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底须战士淮隅

底须(底須)dǐ xū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漢語大詞典》
劳 ( 勞 ) láo
劳 [ láo ]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
  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
  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
  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
  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
  6. 姓。
战士(戰士)zhàn shì
(1).士兵,参加作战的人。《尉缭子·武议》:“ 武王 伐 紂 ,师渡 盟津 ,右旄左鉞,死士三百,战士三万。”《后汉书·孔融传》:“孤( 曹操 )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餘矣。” 唐 高适 《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魏巍 《壮行集·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在战斗结束回来的山路上,有几个战士倒下了。”
(2).泛指参加正义斗争或从事正义事业的人。 张天翼 《畸人手记》:“他说他们的教员从前是所谓打倒 孔 家老店的战士。” 巴金 《探索集·作家》:“作家是战士,是教员,是工程师,也是探路的人。”  ——《漢語大詞典》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1.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2. 都市。如:「京城」、「城市」。
  3.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1.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築 zhù/zhú《國語辭典》

築 [ zhú ]

  1. 擣土使之堅實。《儀禮·既夕禮》:「甸人築坅坎。」漢·鄭玄·注:「築,實土其中堅之。」
  2. 建造。如:「建築」、「築路」。《左傳·莊公元年》:「秋,築王姬之館于外。」《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漢為單于築邸于長安。」
  3. 捅、刺。《西遊記·第八回》:「他撞上來,不分好歹,望著菩薩舉釘鈀就築。」
  1. 宅第、居室。如:「小築」、「雅築」。宋·史浩〈驀山溪·清談無限〉詞:「君侯灑落,卜築開冰沼。三徑直危樓,遍巖隈、幽花香草。」
  2. 擣土打牆的木杵。《左傳·宣公十一年》:「稱畚築,程土物。」唐·孔穎達·正義:「築者,築土之杵。」唐·盧肇〈漢堤〉詩:「披峴斲楚,飛石輓土,舉築殷雷,駭汗霏雨。」
  3. 姓。如明代有築應祥。
守 shǒu《國語辭典》

守 [ shǒu ]

  1. 官职、职责。《汉书·卷三○·艺文志》:「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饮酒。」
  2. 职官名。古代一郡的行政长官。如:「郡守」、「太守」。
  3. 节操、品性。如:「操守」。《礼记·儒行》:「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
  4. 姓。如宋代有守恭。
  1. 防卫、保护。如:「防守」、「驻守」、「坚守」。
  2. 保持、坚持。如:「守信」、「守节」、「墨守成规」、「守身如玉」。
  3. 遵行。如:「恪守」、「守法」、「遵守」、「守规律」。
  4. 等待。如:「守候」、「独守」、「守岁」、「空守一夜」。
  5. 依赖、依傍。《水浒传·第一八回》:「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守 [ shòu ]

  1. 通「狩」。
淮隅
吴志孙策传注见江浒下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