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渔父傲沧洲,入暮樵人失归路。
君家粉壁悬绢素,千山万山起烟雾。层崖绝壑俯沧溟,飞瀑奔流如雨注。
树色冥蒙日月昏,波涛汹涌蛟龙怒。乾坤缥缈亦苍茫,中有高人得真趣。
结庐人境手韦编,不知绝简与残蠹。坐看渔父傲沧洲,入暮樵人失归路。
农夫两两荷锄耕,相忘帝力知何故。于嗟万里咫尺间,形形色色皆神遇。
令我胸次总悠然,开襟酌酒应无数。主人爱客亦忘机,席上不惊鸥与鹭。
乃知神笔怡心颜,不必登楼堪作赋。为君一醉且高歌,潦倒尊前忘日暮。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坐看 zuò kàn
(1).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唐 杜甫 《凤凰台》诗:“坐看彩翮长,纵意八极周。”
(2).谓旁观而无行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张清 对部下说:‘上将掌握兵权,坐看我们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异心。’” ——《漢語大詞典》
(2).谓旁观而无行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张清 对部下说:‘上将掌握兵权,坐看我们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异心。’” ——《漢語大詞典》
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傲 ào《國語辭典》
傲 [ ào ]
形- 倨慢。如:「骄傲」、「傲慢」。
- 不屈服的。如:「傲骨」、「傲气」。
- 轻视、不尊敬。《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傲小物而志属于大,似无勇而未可恐。」唐·韩愈〈祭鳄鱼文〉:「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避之。」
- 急躁。《荀子·劝学》:「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管子·乘马》:「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沧洲(滄洲)cāng zhōu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漢語大詞典》
入暮 rù mù
傍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工部·工部管库》:“早衙金钱,入暮即批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儿》:“入暮,邀庖媪伴焉。” ——《漢語大詞典》
樵人 qiáo rén
樵夫。 唐 刘长卿 《经漂母墓》诗:“古墓樵人识,前朝 楚 水流。”《水浒传》第一回:“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微雨忽集,有樵人来,切问何作,庄语不能解,乃紿之曰:‘求药。’” ——《漢語大詞典》
失归(失归)
苏辙诗行贪遂失归 ——《韵府拾遗 微韵》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