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在昔昆明池,鱼龙起舞扬旌旗。
我闻在昔昆明池,鱼龙起舞扬旌旗。天子教士习水战,驱使河伯如婴儿。
又闻三千水犀甲,钱塘酣斗何爽飒。金牛出没叠雪幢,至今江上谈兵法。
吾家威武称楼船,将军横海多象贤。邀我安平同拭目,此事道隔三十年。
一朝训练百废举,火光轰烈波心炬。冯夷慑伏支祁愁,桓桓罴虎艨艟旅。
夹岸观者如堵墙,都卢妙技登牙樯。盘旋百戏不一足,疾风西下如鸟翔。
更入水中列鹅鹳,重开一幅麒麟幔。高台鼙鼓正三挝,喊声直欲干霄汉。
归来慰问弓衣寒,持杯劳酒三军欢。书生长揖参末座,纪述大笔回紫澜。
军容从此留图画,赤嵌城头明月挂。障川一柱立东溟,知有七鲲中流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我闻在昔(我闻在昔)
书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 ——《分类字锦》
昆明池 kūn míng chí
(1).湖沼名。 汉武帝 元狩 三年于 长安 西南郊所凿,以习水战。池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 宋 以后湮没。《汉书·武帝纪》:“﹝ 元狩 三年春﹞发謫吏穿 昆明池 。”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西南夷传》有 越嶲 、 昆明国 ,有 滇池 ,方三百里。 汉 使求 身毒国 ,而为 昆明 所闭。今欲伐之,故作 昆明池 象之,以习水战,在 长安 西南,周回四十里。”后亦以泛指帝京附近的湖沼。《文选·沈约〈锺山诗应西阳王教〉》:“南瞻 储胥观 ,西望 昆明池 。” 李善 注:“ 储胥观 、 昆明池 皆在 西京 。此皆假言之。”
(2).湖沼名。即今 云南省 滇池 。《元史·地理志四》:“其地有 昆明池 ,五百餘里,夏潦必冒城郭。”
(3).湖沼名。指 北京市 颐和园 中的 昆明湖 。 张怀奇 《颐和园词》:“凤亭迴护仙霞紫, 昆明池 馆巢翡翠。” ——《漢語大詞典》
(2).湖沼名。即今 云南省 滇池 。《元史·地理志四》:“其地有 昆明池 ,五百餘里,夏潦必冒城郭。”
(3).湖沼名。指 北京市 颐和园 中的 昆明湖 。 张怀奇 《颐和园词》:“凤亭迴护仙霞紫, 昆明池 馆巢翡翠。” ——《漢語大詞典》
鱼龙(魚龍)yú lóng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漢語大詞典》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漢語大詞典》
起舞 qǐ wǔ
亦作“ 起儛 ”。
(1).起身舞蹈。《国语·晋语二》:“ 驪姬 许诺,乃具,使 优施 饮 里克酒 。中饮, 优施 起舞。”《隋书·五行志上》:“ 武帝 讲於 重云殿 ,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须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后元丰行》:“ 吴 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诸王等更迭奉觴。”
(2).“闻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典出《晋书·祖逖传》。 宋 苏辙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诗:“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州聚雁图〉》词:“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应中宵起舞到鷄鸣,练腰脚。”参见“ 闻鸡起舞 ”。 ——《漢語大詞典》
(1).起身舞蹈。《国语·晋语二》:“ 驪姬 许诺,乃具,使 优施 饮 里克酒 。中饮, 优施 起舞。”《隋书·五行志上》:“ 武帝 讲於 重云殿 ,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须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后元丰行》:“ 吴 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诸王等更迭奉觴。”
(2).“闻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典出《晋书·祖逖传》。 宋 苏辙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诗:“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州聚雁图〉》词:“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应中宵起舞到鷄鸣,练腰脚。”参见“ 闻鸡起舞 ”。 ——《漢語大詞典》
扬旌(揚旌)yáng jīng
高举军旗。指征战。 晋 陆机 《赠顾交阯公真》诗:“伐鼓 五岭 表,扬旌万里外。”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朔 南方偃草, 河 右暂扬旌。” ——《漢語大詞典》
旗 qí《國語辭典》
旗 [ qí ]
名- 装在竿上,有特别图案,作为某种标帜或号令的布帛或纸。如:「国旗」、「旌旗」、「令旗」、「摇旗呐喊」。《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宋·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清代军队的部署单位。参见「[[八旗]]」条。
- 清代蒙古的行政区域。相当于「县」。参见「盟旗制度 」条。
- 姓。如汉代有旗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