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雅奏重锵锵,三凤之名传四方。

程敏政明代〕《威凤南飞曲

有虞圣人开明堂,委政师保垂衣裳。功成治定天降祥,一日三凤鸣朝阳。

羽毛五色云锦张,两凤翥羽北阙旁。一凤鼓翼天南翔,凤台巍巍临大江。

乌台对耸千尺强,翠竹有实苍梧芳。十围古柏相倚飞寒霜,凤兮戾止居中央。

坐令喧啾百鸟收其吭,观者四方如堵墙。圣泽滂,王道昌,千年一运遭明良。

他时凌风会返阿阁上,和鸣协治不可当。愿操彤管与尔赋乐章,再拜稽首献我皇。

九成雅奏重锵锵,三凤之名传四方。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九成雅奏锵锵三凤四方

九成 jiǔ chéng
(1).犹九阕。乐曲终止叫成。《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颖达 疏:“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隋书·音乐志中》:“礼终三爵,乐奏九成。” 唐 张祜 《箫》诗:“还将九成意,高阁竚芳音。”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説甚《簫韶》九成。”
(2).犹九重,言极高。《吕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臺。”《文选·马融〈长笛赋〉》:“託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磎。” 李善 注:“ 郭璞 曰:‘成,亦重也。’言九者,数之多也。”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黄金建百尺之臺,白玉作九成之观。”
(3). 唐 代宫名。 清 陈文述 《读诏寄都下诸侍御》诗:“ 唐 室方炽昌, 驪山 九成 出。”参见“ 九成宫 ”。
(4).十分之九。如:这件衣服有九成新。  ——《漢語大詞典》
雅奏 yǎ zòu
(1).典雅的乐曲。 唐 王邕 《湘灵鼓瑟》诗:“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金松岑 《心声》:“涤荡筦絃之淫听,张皇金石之雅奏。”
(2).指高雅的文辞。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3).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得聆雅奏,倾心向往。”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诗:“很好,我也很想倾听你的雅奏呢。”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1.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1.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2.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3.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4.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5. 剧烈的。如:「重病」。
  6.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1.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 尊敬。如:「尊重」、「敬重」。
  3. 偏好。如:「重色轻友」。
  4.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1.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1.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1.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1.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锵锵(鏘鏘)qiāng qiāng
(1).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鸞鏘鏘。” 郑玄 笺:“鏘鏘,鸣声。”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二:“肃肃僕夫征,鏘鏘扬和铃。”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柘枝歌〉》:“鏘鏘杂珮离芳渚,珠帽红鞾振金缕。” 清 袁枚 《新齐谐·玉梅》:“满房帐钩箱锁之类鏘鏘有声。” 丁玲 《某夜》:“‘铿铿-锵锵-’,铁的镣铐在他的手上和脚上讨厌的响着。”
(2).象声词。特指诗文音节清越响亮。 清 杜芥 《〈楝亭诗钞〉序》:“徒赏其诗渊渊尔,鏘鏘尔,非 曹子 所以命予者已。”
(3).象声词。乐声。 三国 魏 曹丕 《于谯作》诗:“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鏘鏘。” 唐 宋若宪 《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御筵多济济,盛乐復鏘鏘。” 清 刘大櫆 《贲趾堂记》:“良朋四五人自远而至,相与觴咏其中,鏘鏘然金石之声交发於四座。”
(4).象声词。鸟虫鸣声。《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清 恽敬 《释蟪蛄》:“似蜓蚞而復小,黑黄色,其声鏘鏘,如舞鐃,如铃,故曰螿,非蟪蛄也。”
(5).美好貌。《管子·形势》:“鸿鵠鏘鏘,唯民歌之。” 南朝 梁 沈约 《为临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诗:“靡靡神襟,鏘鏘羣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曙》:“鏘鏘美誉,不亦宜哉!”
(6).盛多貌。 汉 刘向 《说苑·建本》:“田里周行,济济鏘鏘,而相从执质,有族以文。” 隋 王通 《中说·述史》:“子将之 陕 ,门人从者鏘鏘焉被于路。” 唐 温庭筠 《雉场歌》:“彩仗鏘鏘已合围,绣翎白头遥相妬。”
(7).高貌。《后汉书·张衡传》:“命 王良 掌策駟兮,踰 高阁 之鏘鏘。” 李贤 注:“鏘鏘,高貌也。”
(8).步伐整齐貌。  ——《漢語大詞典》
三凤(三鳳)sān fèng
(1). 唐 薛元敬 有文学,少与 薛收 及 收 族兄 德音 齐名,时人谓之“ 河东 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氏 ,八龙今已半 荀家 。”
(2). 明 张泰 字 亨父 , 太仓 人; 陆釴 字 鼎仪 , 崑山 人; 陆容 字 文量 ,亦 太仓 人。三人少齐名,号“ 娄东 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  ——《漢語大詞典》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名 míng《國語辭典》

名 [ míng ]

  1. 人的称号。如:「尊姓大名」、「请问芳名」。
  2. 事物的称号。如:「地名」。《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3. 声誉。如:「盛名」、「令名」。
  4. 表示概念的名称。《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5. 量词:➊ ​ 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➋ ​ 计算排名的单位。如:「全班第十名。」
  1.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1. 有名的。如:「名人」、「名马」。
  2. 贵重的、出色的。如:「名器」、「名酒」。
传 ( 傳 ) chuán/zhuàn
传 [ chuán ]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传 [ zhuàn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四方 sì fāng
(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水浒传》第六六回:“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
(2).天下;各处。《易·姤》:“后以施命誥四方。”《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 高诱 注:“抚,安也。四方,谓之天下也。”《新唐书·吐蕃传上》:“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 柳杞 《好年胜景》:“他的父辈是个爱交游的流浪汉,凭一付担子,走遍四方。”
(3).指四方诸侯之国。《诗·大雅·下武》:“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孔颖达 疏:“ 武王 既受得天之祜福,故四方诸侯之国皆贡献庆之。”《论语·子路》:“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 楚 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 楚国 ,不可救疗。”
(4).指京城以外的地区。《东观汉记·马廖传》:“ 长安 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5).指四方之神。《礼记·曲礼下》:“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徧。” 郑玄 注:“祭四方,谓祭五官之神於四郊也。 句芒 在东, 祝融 、 后土 在南, 蓐收 在西, 玄冥 在北。”《礼记·祭法》:“四坎坛,祭四方也。” 郑玄 注:“四方,即谓山林、川谷、丘陵之神也。祭山林、丘陵於坛,川谷於坎。”《汉书·礼乐志》:“练时日,侯有望,焫膋萧,延四方。” 颜师古 注:“四方,四方之神也。”
(6).指正方形或立方体。《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劣兄在此地住了冒冒的七十年了,也没见过那豪杰,是四方脑袋,八楞儿脑袋。”如:四方桌;四方匣子。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