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王礼待若师友,赋咏相酬有裴迪。

陈琏明代〕《王维辋川图为襄城伯李公赋

开元进士王摩诘,文艺当时妙无匹。诸王礼待若师友,赋咏相酬有裴迪。

大开别业蓝田间,终南溪壑相回环。千寻瀑布飞寒练,万叠层峦拥翠鬟。

古木藤萝垂鹿栅,濯濯驯麋意间适。琅玕萧森竹里馆,苔钱堆积宫槐陌。

南坨北坨归眺望,胜槩咸誇辋口庄。人家几簇依林麓,辋水百道通桥梁。

往来半是烟霞侣,路绕羊肠知几许。辛夷花残昨夜风,茱萸叶长连朝雨。

孟城坳前景最幽,携琴策蹇从嬉游。偏爱奚童知养鹤,更说有谁能饭牛。

斤竹岭头天气暖,华子冈前莎草短。芰荷香近临湖亭,松桧阴连文杏馆。

攲湖风来生碧波,捕鱼艇子轻如梭。泥深古涧青芹老,水落长滩白石多。

波光微茫兼柳浪,落日轻烟起渔唱。何人危坐把纶竿,有客清谈倚书舫。

辋川胜景十有馀,百年之后成荒墟。空留陈迹在人世,谩有芳名传画图。

襄城李公能鉴画,犀轴牙签满高架。独爱斯图笔法精,购之更不论其价。

我来谛观诗兴浓,此身如在蓝田中。华堂泚笔为公赋,飘飘神思起鸿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诸王礼待师友赋咏相酬

诸王(諸王)zhū wáng
(1).指古代天子分封的各诸侯王。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魏国 置丞相以下羣卿百僚,皆如 汉 初诸王之制。”
(2).众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还至别殿,诸王亲属进贺。” 元 白珽 《湖居杂兴》诗之一:“御舟初出赏春霏,传是诸王与后妃。”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五车南六星曰诸王,察诸侯存亡。”  ——《漢語大詞典》
礼待(禮待)lǐ dài
以礼相待。《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礼待 阴郭 ,每事必均。”《三国志·魏志·刘劭传》“ 苏林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建安 中为五官将文学,甚见礼待。”  ——《漢語大詞典》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1.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2. 姓。如汉代有若章。
  1.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2.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3.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1.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2.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3.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1.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2.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1.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1.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师友(師友)shī yǒu
老师和朋友。亦泛指可以请益的人。《荀子·修身》:“庸众駑散,则刦之以师友。” 杨倞 注:“言以师友去其旧性也。”《后汉书·李膺传》:“ 膺 性简亢,无所交接,惟以同郡 荀淑 、 陈寔 为师友。” 晋 葛洪 《抱朴子·外篇自叙》:“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自序》:“师友之所谈论,尚歷歷胸臆间。”  ——《漢語大詞典》
赋咏(賦詠)fù yǒng
亦作“ 赋咏 ”。 创作和吟诵诗文。《南史·何点传》:“清言赋咏,优游自得。”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二赤松子》:“而往来赋咏者多引用 张子房 事,误矣。” 明 李东阳 《明故刑部郎中奚君墓志铭》:“为诗文往往有奇思,与客赋咏,值意得,恒夜分不寝。”  ——《漢語大詞典》
相酬 xiāng chóu
(1).唱和;酬对。 唐 韩愈 《双鸟》诗:“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宋 朱熹 《再和油字韵》:“箇里竟能无一语,应慙二鸟起相酬。” 明 袁宗道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诗:“一见生狂态,相酬多謔言。”
(2).报答;酬谢。《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某等愿送汝君归国,何以相酬?” 清 管同 《黄蛟门传》:“人或招饮食,必坚拒逃匿,须要觅牵持,不得已而后至。经数日輒相酬,其丰腆恆加倍。”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裴 péi《國語辭典》

裴 [ péi ]

  1. 形容衣服很长。《说文解字·衣部》:「裴,长衣貌。」
  1. 犹豫不决。通「徘」。参见「裴回 」条。
  1. 姓。如晋朝有裴楷,唐朝有裴度。
迪 dí《國語辭典》

迪 [ dí ]

  1. 开导、引导。《书经·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唐·孔颖达·正义:「乃旁求俊彦之人置之于位,令人开导后人。」
  2. 进用、任用。《诗经·大雅·桑柔》:「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汉·郑玄·笺:「国有善人,王不求索,不进用之。」
  3. 实践、实行。汉·扬雄《法言·先知》:「为国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诸算乎!」晋·李轨·注:「迪,蹈。夫算者,不运筹策不能定其数;治国者,不蹈法度不能致其治。」
  4. 遵从、依循。《汉书·卷一○○·叙传下》:「汉迪于秦,有革有因。」
  1. 发语词,无义。有调节音节的作用。《书经·君奭》:「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