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登临舒倦眼,寥天风物尚清晖。

纪钜维清代〕《梁节庵招集吴公祠登高用朱文公天湖寺诗韵

望秋蒲柳早衰时,旅食江关久未归。假日登临舒倦眼,寥天风物尚清晖。

也知钝士难供世,争信缁尘解涴衣。欲抚朱弦还敛手,遗音谁与辨希微。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假日登临倦眼寥天风物清晖

假日 jià rì
假借时日。《楚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洪兴祖 补注:“ 颜师古 云:此言遭遇幽厄,中心愁闷,假延日月苟为娱乐耳。今俗犹言借日度时。” 清 纳兰性德 《通志堂成》诗:“何时散帙容閒坐,假日消忧未放怀。”
休假的日子。 唐 白居易 《春寝》:“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 浩然 《艳阳天》第九二章:“好多人从假日的第三天下午,就磨拳擦掌地呆不住了。”  ——《漢語大詞典》
登临(登臨)dēng lín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禪於 姑衍 ,登临 翰海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跡,我辈復登临。” 金 元好问 《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 朱德 《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漢語大詞典》
舒 shū《國語辭典》

舒 [ shū ]

  1. 伸展。如:「舒手舒脚」、「舒眉弄眼」。
  2. 宣泄、抒发。如:「舒怀」。《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志忱菀而莫达。」《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 迟缓、从容不迫。《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唐·柳宗元〈游黄溪记〉:「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2. 安适、舒畅。如:「舒泰」、「舒服」。《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1. 姓。如唐代有舒元舆。
倦眼 juàn yǎn
倦于阅视的或疲倦的眼睛。 林学衡 《赠人》诗之四:“ 闽 士如君尚可亲,凭将倦眼閲风尘。”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诗:“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漢語大詞典》
寥天 liáo tiān
(1).《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后遂用“寥天”指道教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题壁赠杜侯杜四诗》:“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生寥天。” 唐 李白 《大庭库》诗:“莫辨 陈 郑 火,空霾 邹 鲁 烟。我来寻 梓慎 ,观化入寥天。”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四章》:“性定自能潜福地,机忘真已入寥天。”
(2).辽阔的天空。 唐 姚月华 《怨诗》:“登臺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安得金粟影接寥天长,玉毫光共素月皎。” 周恩来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漢語大詞典》
风物(風物)fēng wù
(1).风光景物。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宋 张升 《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瀟洒。” 冰心 《寄小读者》四:“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能不倾倒于 江 南之雅澹温柔。”
(2).风俗物产。 宋 梅尧臣 《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诗:“应见言风物,於今有贡虵。”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想起 江 南的风物,究竟是地理上文化上得天赋较厚呵。”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孔雀胆〉资料汇辑》:“不仅为我把 梁王 妃的名字,把 通济桥 的废址,通同考查了出来,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地方风物,使我的剧本得到分外的充实。”
(3).特指风俗,习俗。《明史·西域传四·天方》:“ 马哈麻 墓后有一井,水清而甘。泛海者必汲以行,遇颶风取水洒之即息。当 郑和 使西洋时,传其风物如此。”  ——《漢語大詞典》
尚 shàng《國語辭典》

尚 [ shàng ]

  1. 尊崇、仰慕。如:「尚文」、「尚武」。《墨子·尚贤上》:「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2. 主管其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太尉北军。」通「掌」。
  3. 仰攀婚姻。《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1. 犹、还。如:「他至今尚未结婚。」《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
  2. 尚且、况且。《老子·第二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 希望,表示祈求。如:「尚飨」。唐·韩愈〈汴州东 西水门记〉:「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
  1. 姓。如汉代有尚长。
清晖(清暉)qīng huī
(1).明净的光辉、光泽。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双鸞游兰渚,二离扬清暉。”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暉。” 明 陶宗仪 《南浦》词:“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暉别有 越 中真趣。” 清 方文 《秋夜饮顾与治斋中》诗:“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
(2).比喻容光,面容。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兰桂有芬,清暉自远。” 唐 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山驛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暉。” 明 夏完淳 《六君咏·徐詹事》:“灵旗动虚无,清暉宛如昨。”
(3).山水的代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驛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暉。”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