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秋惜别感飘蓬,旅夜相逢对朔风。

林大春明代〕《徐州道中遇陈比部归吴因讯钱惟重

经秋惜别感飘蓬,旅夜相逢对朔风。看剑君行向渚北,驱车我已入山东。

人情黯惨干戈后,歧路苍茫涕泪中。尺素凭将寄言偃,百年飞动几时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经秋惜别飘蓬相逢朔风

经秋(经秋)
祖咏诗经秋无客到  ——《分类字锦》
惜别 xī bié
舍不得离别。 南朝 齐 王融 《萧谘议西上夜禁》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 巴金 《家》十九:“ 瑞珏 和 淑英 姐妹们想到 琴 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种惜别的心情。”  ——《漢語大詞典》
感 gǎn《國語辭典》

感 [ gǎn ]

  1. 震撼。如:「感動」。《說文解字·心部》:「感,動人心也。」《易經·咸卦·彖曰》:「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 接觸、引起。如:「感染」。《紅樓夢·第四二回》:「太夫人並無別症,不過偶感一點風涼。」
  3. 覺得。如:「頗感意外」、「深感不安」。
  4. 互相影響、應和。《易經·咸卦·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5. 傷嘆。如:「感嘆」。《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唐·杜甫〈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6. 對別人所給的好處表示謝意。如:「感恩」、「感激」、「銘感五內」。《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二首之二》:「是用感嘉貺,寫心出中誠。」宋·歐陽修〈代贈田文初〉詩:「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1. 受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如:「快感」、「好感」、「百感交集」。晉· 陸機〈愍思賦·序〉:「故作此賦,以紓慘惻之感。」
  2. 某種自我認知的看法或想法。如:「幽默感」、「責任感」、「自卑感」、「成就感」。

感 [ hàn ]

  1. 心中不完滿的感覺。《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感。』」通「憾」。
  1. 振動、搖動。《詩經·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廣室陰兮帷幄暗,房櫳虛兮風泠泠。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通「撼」。
飘蓬(飄蓬)piāo péng
(1).飘飞的蓬草。 唐 贾岛 《送友人游塞》诗:“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参戎》:“身似飘蓬逐水流,当此际岂堪回首。”
(2).比喻飘泊无定。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飘蓬敢恨一年迟,客裡春光也自宜。” 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身世飘蓬眼中涕,山河破甑劫餘灰。”
(3).飘垂蓬松。 巴金 《家》十三:“他埋着头,飘蓬的头发散落在水面上。”  ——《漢語大詞典》
旅 lǚ《國語辭典》

旅 [ lǚ ]

  1. 軍隊的編制單位。現代陸軍編制為師轄旅,旅轄營,亦有直屬軍團的獨立旅。
  2. 軍隊。如:「軍旅」、「勁旅」。《書經·大禹謨》:「班師振旅。」《詩經·大雅·皇矣》:「斯怒,爰整其旅。」
  3. 商賈。《禮記·月令》:「易關市,來商旅。」漢·鄭玄·注:「商旅,賈客也。」
  4.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離(☲)​上,表羈旅之意。
  5. 姓。如漢代有旅卿。
  1. 客居、寄居。如:「旅居」。《左傳·莊公二十二年》:「羈旅之臣,幸若獲宥。」
  1. 客居外地的。如:「旅情」、「旅夜」。《文選·謝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橋詩》:「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
  2. 供旅客所居的。如:「旅店」、「旅舍」。南朝宋·謝靈運〈遊南亭詩〉:「久痗昏墊苦,旅館眺郊歧。」
夜 yè《國語辭典》

夜 [ yè ]

  1. 从天黑到天亮之间的一段时间。如:「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左传·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
  2. 姓。如汉代有夜龙。
  1. 昏暗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唐·卢照邻〈同崔录事哭郑员外〉诗:「夜台无晓箭,朝奠有虚尊。」
  1. 夜行。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相逢 xiāng féng
彼此遇见;会见。 汉 张衡 《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及去事戎轡,相逢宴军伶。” 宋 王易简 《水龙吟》词:“看明璫素袜,相逢憔悴,当应被,薰风误。”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举世无知音,今夕相逢,岂天假真缘耶。”  ——《漢語大詞典》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 平分,一半:~开。
  13. 搀和(多指液体):~水。
  14. 量词,双:一~鹦鹉。
朔风(朔風)shuò fēng
(1).指北方的音乐。 汉 史岑 《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楚。”
(2).北风,寒风。 三国 魏 曹植 《朔方》诗:“仰彼朔风,用怀 魏 都。” 唐 长孙佐辅 《关山月》诗:“拂晓朔风悲,蓬惊雁不飞。”《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正值隆冬天气,朔风凛冽,彤云密布,降下一天大雪。” 徐迟 《祁连山下》:“十月下旬,傍晚。塞外早已天寒地冻。戈壁滩上,朔风怒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