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务本,一垡躬耕。

郊庙朝会歌辞宋代〕《明道亲享先农十首 其十 送神用《静安》。

献终豆彻,礼备乐成。祠容肃肃,风驭冥冥。三时务本,一垡躬耕。

人祇胥悦,祉福是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三时务本一垡躬耕

三时(三時)sān shí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左传·桓公六年》:“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杜预 注:“三时,春、夏、秋。” 唐 元稹 《茅舍》诗:“我欲他郡长,三时务耕稼。”《新唐书·刘蕡传》:“愿陛下废百事之用,以广三时之务,则播植不愆矣。”
(2).夏至后半个月。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诗:“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明 周之玙 《农圃六书·占候·五月占》:“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三时七日。”
(3).早、午、晚。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各有佛堂以供香火,三时鐘磬,宛如梵宫。” 清 龚自珍 《尊隐》:“日有三时,一曰蚤时,二曰午时,三曰昏时。”
(4). 印度 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如来 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
(5).佛教谓 释迦牟尼佛 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 南朝 陈 慧思 《立誓愿文》。 唐 窥基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佛灭度后,法有三时,谓正、像、末。具行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教无餘,名为末法。”  ——《漢語大詞典》
务本(務本)wù běn
(1).致力于根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
(2).指务农。《管子·禁藏》:“故先慎於己而后彼,官亦慎内而后外,民亦务本而去末。”《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今年已大长,不思务本作家,日逐游荡,有何了日!”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昔人之论取民者,且以钱为难得也,以民之求钱为不务本也,而况於银乎。”  ——《漢語大詞典》
一垡(一垡)
国语王耕一垡班三之庶人终于千亩注一垡一耜之垡也王无耦以一耜耕班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也王一垡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  ——《分类字锦》
躬耕 gōng gēng
(1).古代帝王亲自率领大臣在籍田举行耕种仪式以劝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书·食货志上》:“於是上感 谊 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上躬耕於 兴庆宫 侧,尽三百步。”
(2).亲身从事农业生产。《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阳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飢。” 朱德 《新农村》诗:“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餘心事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