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怪毫成五彩,不肯赋、鸦头香袜。

曹溶明代〕《万年欢 济武命饮白鹿泉亭再叠前韵

玉局无尘,又邀宾十洲,分赋甜雪。吴练天门,曾睹布帆南发。

襆被澄湖上下,信只有、三冬奇绝。寒威紧、勒住花期,此番疑锻柔骨。

槌床放歌未歇。羡盘空硬句,风调全别。除却相如,余子碌碌常物。

犹怪毫成五彩,不肯赋、鸦头香袜。他年记、瑞石流光,草堂人倚斜月。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五彩不肯鸦头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怪 guài《國語辭典》

怪 [ guài ]

  1. 奇异的。如:「怪模怪样」、「奇形怪状」。唐·贾岛〈暮过山村〉诗:「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1. 奇异、不寻常的事物。《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2. 神话传说中的妖魔之类。如:「鬼怪」、「妖怪」。《文选·班彪·王命论》:「震电晦冥,有龙蛇之怪。」
  3. 姓。如黄帝时有怪义。
  1. 惊讶、疑忌。《墨子·贵义》:「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文选·东方朔·答客难》:「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2. 责备、埋怨。如:「责怪」、「怪罪」。《荀子·正论》:「今世俗之为说者,不怪朱、象,而非尧、舜,岂不过甚矣哉?」《儒林外史·第三回》:「论这事,只该怪我们 金老爷。」
  1. 很、甚。如:「这娃儿怪讨人喜欢的!」《红楼梦·第四二回》:「众人爱你伶俐,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
毫 háo《國語辭典》

毫 [ háo ]

  1. 細而尖的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2. 毛筆。如:「狼毫」。《紅樓夢·第八七回》:「便叫雪雁將外邊桌上筆硯拿來,濡墨揮毫,賦成四疊。」
  3. 公制中表示度、量、衡等單位的千分之一。如:「毫米」、「毫克」、「毫安培」。
  4. 秤或戥子桿上的提繩。為秤鉤或秤盤與秤錘間的支點。分頭毫、二毫、三毫。
  5. 俗稱輔幣一角為「一毫」。
  6. 姓。如漢代有毫康。
  1. 極小、極細微。漢·王充《論衡·案書》:「采毫毛之善,貶纖芥之惡。」
  1. 一點點。如:「毫不在意」、「毫無頭緒」、「毫不相干」。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五彩(五綵)wǔ cǎi
见“ 五采 ”。
(1).见“ 五采 ”。
(2).瓷器釉彩名。于已烧成之白釉瓷器上涂画釉彩,再烧而成。此工艺始于 宋 元 ,完成于 明 代, 清 以后更有所发展。  ——《漢語大詞典》
不肯 bù kěn
不同意;不接受。《穀梁传·宣公四年》:“公及 齐侯 平 莒 及 郯 , 莒 人不肯。” 唐 韩愈 《汴州乱》诗之二:“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茅盾 《陀螺》:“他的太太有痨病,将来你不是正夫人!干吗你不肯?”  ——《漢語大詞典》
赋 ( 賦 ) fù
赋 [ fù ]
  1. 旧指田地税:田~。~税。
  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3. 念诗或作诗:登高~诗。
  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予。~有。天~。禀~。
  5. 古同“”,铺陈,分布。
鸦头(鴉頭)yā tou
亦作“鵶头”。
(1).即丫头。双髻丫形。指童男女。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绣面谁家婢?鵶头几岁奴?”后专指女婢或女孩。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这屋子的左边早放好一顶斜摆的方桌, 黄三 一面招呼客人,一面和一个小鸦头布置着座位和筹马。”
(2).即鸦头袜。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五:“风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鵶头路更遥。”参见“ 鸦头袜 ”。  ——《漢語大詞典》
香 xiāng《國語辭典》

香 [ xiāng ]

  1. 芬芳美好的气味。如:「花香」、「书香」、「粉香」。
  2. 用香料制成棒、线、球、饼的东西,可供拜祭鬼神或驱除蚊虫。如:「线香」、「檀香」、「烧香」、「蚊香」、「焚香操琴」。
  3. 比喻女子。如:「怜香惜玉」、「香消玉殒」。
  4. 姓。如战国时齐国有香居。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亲吻。如:「香一香脸」、「香一下好吗?」
  1. 气味美好。如:「香茗」、「香泉」、「这饭很香。」唐·杜甫〈古柏行〉:「香叶曾经宿鸾凤。」
  2. 与女性有关的。如:「香闺」、「香魂」、「香汗淋漓」。元·王德信〈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曲:「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1. 酣畅。如:「吃得很香」、「睡得很香」。
袜 ( 襪 ) wà《國語辭典》

袜 [ mò ]

  1. 婦女所使用的抹胸、肚兜。隋·煬帝〈喜春遊歌〉:「錦袖淮南舞,寶袜楚宮腰。」或 稱為「袜胸」、「袜腹」。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