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横笛呼犍,春泥渐啼滑。
归种桃花,楚云满、故国仙林如缬。林外横笛呼犍,春泥渐啼滑。
乡绪引、江关倦客,奈歧路、短丝难折。落手沧洲,当歌白日,珍重华发。
旧题句、银烛西楼,梦尘剪、东风黯销歇。谁遣一艎新水,送飞花如雪。
中夜起、吴鸿试数,对月明、酒醒伤别。底事抛得鸱夷,五湖空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林外
曹文晦 诗 松风林外笛,茅屋水边灯。 ——《分类字锦》
横笛 héng dí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后汉 马融 所赋长笛…… 李善 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 融 之所赋者。” 胡道静 校证引 朱珔 《〈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则用单竹。” 宋 李清照 《满庭霜》词:“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漢語大詞典》
呼 hū《國語辭典》
呼 [ hū ]
动- 吐气。与「吸」相对。如:「呼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 大声呐喊。《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 招、唤。如:「呼朋引伴」、「呼风唤雨」。《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唐·颜仁郁〈农家〉诗:「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 称、谓。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 表感叹的语气。《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 形容风吹动的声音。如:「北风呼呼的吹。」
- 姓。如汉代有呼子先。
犍 jiān/qián《國語辭典》
犍 [ jiān ]
动- 阉割牲畜。明·张自烈《正字通·牛部》:「犍,以刀去势也。」《齐民要术·卷六·养猪》:「其子三日便掐尾,六十日后犍。」
- 被阉割的公牛。宋·陆游〈稻饭〉诗:「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
犍 [ qián ]
名- 地名用字:➊ 如大陆地区四川犍为县北的犍为山,一名大鹿山。➋ 如大陆地区四川省的犍为县。
春泥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二首 其一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安得春泥补地裂。
唐 元稹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唐 薛能 寄李频 环檐消旧雪,晴气满春泥。
唐 唐彦谦 春雨 庾郎盘马地,却怕有春泥。
宋 梅尧臣 闻王景彝雪中禖祀还 履带春泥重,驹回广野骄。
宋 陆游 感昔七首 其三 白帝城边莺乱啼,忆骑瘦马踏春泥。 ——《骈字类编》
唐 元稹 留呈梦得子厚致用 泉溜才通疑夜磬,烧烟馀暖有春泥。
唐 薛能 寄李频 环檐消旧雪,晴气满春泥。
唐 唐彦谦 春雨 庾郎盘马地,却怕有春泥。
宋 梅尧臣 闻王景彝雪中禖祀还 履带春泥重,驹回广野骄。
宋 陆游 感昔七首 其三 白帝城边莺乱啼,忆骑瘦马踏春泥。 ——《骈字类编》
渐 ( 漸 ) jiàn/jiān
渐 [ jiàn ]
-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 加剧:疾大~。
- 疏导:~九川。
- 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 流入:东~于海。
啼 tí《國語辭典》
啼 [ tí ]
动- 号哭。如:「啼哭」。《谷梁传·僖公十八年》:「丽姬下堂而啼。」《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
- 鸟兽的鸣叫。如:「虎啸猿啼」。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宋·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𫛞〉词:「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滑 huá《國語辭典》
滑 [ huá ]
形- 顺溜、不凝滞。如:「光滑」。唐·杜甫〈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 狡诈、虚浮不实在。如:「滑头」。《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为人上,操下如束湿薪,滑贼任威。」汉·王充《论衡·正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
-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溜动。如:「滑冰」、「滑雪」、「滑了一跤」。
- 姓。如汉代有滑典。
滑 [ gǔ ]
- 参见「滑稽 」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