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脩不管资囊薄,章甫宁辞老鬓皤。

陈繗明代〕《送郡博陈先生秩满之京

词源滚滚逐颓波,洙泗源流更若何。教本一心师道立,化行千里善人多。

束脩不管资囊薄,章甫宁辞老鬓皤。此去赴都当益壮,不徒燕赵写悲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束脩不管资囊章甫宁辞

束脩 shù xiū
亦作“ 束修 ”。
(1).十条干肉。旧时常用作馈赠的一般性礼物。《礼记·少仪》:“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 郑玄 注:“束脩,十脡脯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今先生入无儋石之储,出无束脩之调。” 宋 杨万里 《七字长句敬饯提刑寺丞胡元之持节桂林》诗:“除却太仓五升米,不曾遣人来向市。四邻束脩来相看,不将入家将入官。”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冬夏一白布单衣,危坐授经,身无緼裘,容色无馁,束脩、壶酒,己不敢尝。”
(2).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邢昺 疏:“束脩,礼之薄者。”《晋书·慕容廆载记》:“ 平原 刘讚 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 皝 率国胄束脩受业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两监》:“ 龙朔 二年九月,敕学生在学,各以长幼为序。初入学,皆行束修之礼。” 明 宋濂 《宁海林贞妇方氏墓志铭》:“训飭诸子从师问学,束脩不足,脱簪珥继之。”
(3).指学生致送教师的酬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黄公 道:‘今日这边所得束脩之仪多少?’ 郭信 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钱,不勾充身,图得个朝夕糊口,不去寻柴米就好了。’”《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你既然有志学洋话,为什么不去拜一个先生,好好的学上两年?一个月只消化上一两块洋钱的束修。” 巴金 《春》七:“人家每个月拿八块钱的束修,教你们这样的学生,也不好意思。”
(4).借指薪俸。《花月痕》第四三回:“我这几个月賸下的束修,也寄不回去,殯殮了我,餘下的你拏去,作个下半世的养活。”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乃按诸幕友束修,一一分致,相与挥泪而别。”
(5).束带修饰。指初入学或初为宦之时。 汉 桓宽 《盐铁论·贫富》:“余结髮束脩,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輦轂之下。”《后汉书·延笃传》:“且吾自束脩以来,为人臣不陷於不忠,为人子不陷於不孝。” 李贤 注:“束脩,谓束带修饰。”《晋书·儒林传·虞喜》:“伏见前贤良 虞喜 天挺贞素,高尚邈世,束脩立德,皓首不倦。”
(6).约束修养。《后汉书·胡广传》:“ 广 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頽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 三国 魏 曹操 《谢袭费亭侯表》:“臣束脩无称,统御无绩。”《晋书·夏侯湛传》:“惟我兄弟姊妹,束修慎行,用不辱於冠带。”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二章:“若 后汉 之俗,束修激厉,志士相望,亦近於化行俗美矣。”
(7).也谓敛容肃敬。《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太守 刘柳 闻其名,请与谈议。 道藴 素知 柳 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於帐中。 柳 束脩整带造於别榻。”
(8).束载干肉。引申为携带干粮。《孔丛子·居卫》:“﹝ 大王 ﹞遂杖策而去,过 梁山 ,止乎 岐 下, 豳 民之束脩奔而从之者三千乘。”  ——《漢語大詞典》
不管 bù guǎn
(1).不顾,不考虑。 唐 无名氏 《和张志和〈渔父〉》:“从棹尾,且穿顋。不管前溪一夜雷。”《花月痕》第七回:“ 荷生 此时也不管祸福,走上亭来,跑向前去。”
(2).不过问。《金瓶梅词话》第二二回:“下次再无礼冲撞了姐姐,俺们也不管了。”
(3).不关,不涉及。《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便问丫头们:‘这是谁叫他裁的?’ 黛玉 ……便説道:‘凭他谁叫我裁,也不管二爷的事!’”
(4).连词。不论。《敦煌变文集·八相变》:“财物器藏,任意般将,不管与谁,进(尽)任破用。” 毛泽东 《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也不怕。”  ——《漢語大詞典》
资囊(資囊)zī náng
钱袋。指钱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  ——《漢語大詞典》
薄 báo/bó/bò《國語辭典》

薄 [ ​bó ]

讀音
  1. 不厚的。《詩經·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 稀疏的。南朝梁·何遜〈入塞示南府同僚詩〉:「薄雲巖際出,初月波中上。」
  3. 貧瘠、不肥沃。如:「薄田」。
  4. 微不足道。如:「薄禮」、「薄技」。
  5. 卑賤。如:「出身微薄」。
  6.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7. 不尊重。如:「輕薄」。
  1. 草木叢生的地方。《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2. 簾子。《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
  3. 姓。如明代有薄珏。
  1. 減輕、減損。《左傳·成公十八年》:「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
  2. 迫近、接近。《文選·李密·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 附著。《楚辭·屈原·九章·涉江》:「腥臊並御,芳不薄兮。」
  4. 侵入。《荀子·天論》:「故水旱未至而飢,寒暑未薄而疾。」
  5. 鄙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1. 輕微的。《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薄 [ bò ]

  1. 參見「薄荷 」條。

薄 [ ​báo ]

語音
  1. 1的語音。
章甫 zhāng fǔ
亦作“ 章父 ”。
(1). 商 代的一种冠。《礼记·儒行》:“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长居 宋 ,冠章甫之冠。” 孙希旦 集解:“章甫, 殷 玄冠之名, 宋 人冠之。”《庄子·逍遥游》:“ 宋 人资章甫而适诸 越 , 越 人断髮文身,无所用之。”《汉书·贾谊传》:“章父荐屨,渐不可久兮。” 颜师古 注:“章父, 殷 冠名也……父读曰甫。”
(2).称儒者之冠。 宋 梅尧臣 《杨畋赴官荆州》诗:“ 吴 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
(3).指仕宦。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輙以山水为富,不以章甫为贵,任性浮沉,若淡兮无味。”  ——《漢語大詞典》
宁辞(宁辞)
杜甫诗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独孤绶黄金台赋国是其兴鉴黄金之岂吝贤如可得下白屋而宁辞  ——《韵府拾遗 支韵》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1.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2.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3.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4.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1.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2.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3.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4.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5.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6.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1.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2. 很、極。如:「老遠」、「老早」。
  1.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2.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鬓 ( 鬢 ) bìn
鬓 [ bìn ]
  1.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发()。~角。~丝。
皤 pó《國語辭典》

皤 [ pó ]

  1. 白。元·吕止庵〈后庭花·儒冠两鬓皤〉曲:「儒冠两鬓皤,青衫老泪多。」
  2. 白发的。如:「皤叟」、「皤翁」。唐·白居易〈白发〉诗:「白发生来三十年,而 今须鬓尽皤然。」
  3. 大的。唐·杜牧〈雨中作〉诗:「浊醪气色严,皤腹瓶甖古。」
  1. 凸出。《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