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贤侯(賢侯)xián hóu
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三国 魏 邯郸淳 《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於今四祀。” 唐 权德舆 《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 清 全祖望 《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漢語大詞典》
笔力(筆力)bǐ lì
(1).字、画、文章在笔法上表现的气势和力量。《南齐书·王僧虔传》:“其论书曰…… 孔琳之 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 羊欣 后。”《陈书·文学传·杜之伟》:“僕射 徐勉 尝见其文,重其有笔力。”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篇上》:“ 昌黎 《答崔立之书》,末段亦仿 曹子建 《与杨德祖书》,但其笔力豪迈,透出其上。”《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画了一个人,彷彿 列子 御风的形状,衣服冠带均被风吹起,笔力甚为遒劲。”《花城》1981年第1期:“都是一些有大笔力的诗人写的诗,但是没有一首像 张继 《枫桥夜泊》那样广为流传。”
(2).写作能力。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众谓之 翰 醇儒,本无他肠,但思之未精,笔力未至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朝駢体,自以 陈检讨 为开山,由其才气横逸,泽古渊醰,而笔力又足以驾驭之。” ——《漢語大詞典》
(2).写作能力。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众谓之 翰 醇儒,本无他肠,但思之未精,笔力未至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朝駢体,自以 陈检讨 为开山,由其才气横逸,泽古渊醰,而笔力又足以驾驭之。” ——《漢語大詞典》
今 jīn《國語辭典》
今 [ jīn ]
名- 现代。与「古」相对。如:「古今」、「今非昔比」。
- 姓。如明代有今颖伯。
- 现在的、当前的。如:「今天」、「今年」。
曹 cáo《國語辭典》
曹 [ cáo ]
名- 古代訴訟時,稱原告和被告兩方為「兩曹」。
-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門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六·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 群眾、同伴。《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 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西部。
- 姓。如三國時魏有曹植。
- 等輩、儕類。如:「爾曹」、「吾曹」、「女曹」。《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
- 共同、一齊。《國語·周語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植 zhí《國語辭典》
植 [ zhí ]
名- 门外用来加锁的直木。《尔雅·释宫》:「植谓之传,传谓之突。」
- 花草树木的总称。如:「植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 放置、排放。《书经·金縢》:「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栽种、培育。如:「种植」、「培植」。《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 树立。《周礼·夏官·田仆》:「令获者植旌及献比禽。」汉·郑玄·注:「植,树也。」
- 倚靠。《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三国魏·何晏·集解:「孔曰:『植,倚也。』」
气象(氣象)qì xiàng
(1).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打雷、下雪等等。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 黄州 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 清 刘大櫆 《漱润楼记》:“风雨云烟,晨夕之气象万变。”
(2).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居旬日, 梁 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鬭鸡之状,当有战阵。’ 存审 曰:‘我方欲决战,而形於气象,得非天赞歟!’”
(3).景色,景象。 唐 阎宽 《晓入宜都渚》诗:“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韩平原 作 南园 於 吴山 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 清 侯方域 《记倪云林〈十万图记〉》:“盖 云林 画多得之气象萧疎,烟林清旷。” 陈毅 《平山呈朱德同志》诗:“ 滹沱河 畔与君晤,指点江山气象殊。”
(4).指迹象。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东坡 在 儋耳 ,谓子 过 曰:‘吾尝告汝,我决不为海外人,近日颇觉有还中州气象。’”《前汉书平话》卷下:“众官领旨赴宴,坐定了。 陈平 见是伏兵气象,曰:‘这事大变也。’”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农业经过旱灾也有复生气象,真有些神妙。”
(5).气度,气局。《新唐书·王丘传》:“﹝ 王丘 ﹞气象清古,行脩絜,於词赋尤高。”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五:“如 舜 孳孳为善,想其气象必是箇温良恭顺底人。”《三国演义》第八二回:“ 权 曰:‘此计最善。但卿此去,休失了 东吴 气象。’”
(6).指事物的情状和态势。 唐 鲍溶 《古鉴》诗:“古鑑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石犀一足不备,以他石续之,气象甚古。”
(7).气概,气派。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恨不的莽拳头打挫牙关,八面威气象全无,十石力身躯软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 侣笙 出落得精神焕发……眉宇间还带几分威严气象。”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没有高山不显平地……( 闯王 )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8).指诗文字画的气韵和风格。 唐 韩愈 《荐士》诗:“ 建安 能者七,卓犖变风操,逶迤抵 晋 宋 ,气象日凋耗。” 宋 秦观 《史籀李斯》:“今 汉 碑在者皆隶字,而 程邈 此帖乃是小楷,观其气象,岂敢遂信以为 秦 人书?”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这诗颇有臺阁气象,不似山野人之作。”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瓏玲,气象飞动,人多寳而藏之。” ——《漢語大詞典》
(2).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居旬日, 梁 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鬭鸡之状,当有战阵。’ 存审 曰:‘我方欲决战,而形於气象,得非天赞歟!’”
(3).景色,景象。 唐 阎宽 《晓入宜都渚》诗:“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韩平原 作 南园 於 吴山 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 清 侯方域 《记倪云林〈十万图记〉》:“盖 云林 画多得之气象萧疎,烟林清旷。” 陈毅 《平山呈朱德同志》诗:“ 滹沱河 畔与君晤,指点江山气象殊。”
(4).指迹象。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东坡 在 儋耳 ,谓子 过 曰:‘吾尝告汝,我决不为海外人,近日颇觉有还中州气象。’”《前汉书平话》卷下:“众官领旨赴宴,坐定了。 陈平 见是伏兵气象,曰:‘这事大变也。’”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农业经过旱灾也有复生气象,真有些神妙。”
(5).气度,气局。《新唐书·王丘传》:“﹝ 王丘 ﹞气象清古,行脩絜,於词赋尤高。”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五:“如 舜 孳孳为善,想其气象必是箇温良恭顺底人。”《三国演义》第八二回:“ 权 曰:‘此计最善。但卿此去,休失了 东吴 气象。’”
(6).指事物的情状和态势。 唐 鲍溶 《古鉴》诗:“古鑑含灵气象和,蛟龙盘鼻护金波。”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石犀一足不备,以他石续之,气象甚古。”
(7).气概,气派。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恨不的莽拳头打挫牙关,八面威气象全无,十石力身躯软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 侣笙 出落得精神焕发……眉宇间还带几分威严气象。”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没有高山不显平地……( 闯王 )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8).指诗文字画的气韵和风格。 唐 韩愈 《荐士》诗:“ 建安 能者七,卓犖变风操,逶迤抵 晋 宋 ,气象日凋耗。” 宋 秦观 《史籀李斯》:“今 汉 碑在者皆隶字,而 程邈 此帖乃是小楷,观其气象,岂敢遂信以为 秦 人书?”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劝仕》:“这诗颇有臺阁气象,不似山野人之作。”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瓏玲,气象飞动,人多寳而藏之。” ——《漢語大詞典》
参天(參天)cān tiān
(1).仰望高空。《淮南子·说山训》:“ 越 人学远射,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 高诱 注:“参,犹望也。”
(2).高悬或高耸于天空。《汉书·谷永传》:“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之间。”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啼鸟》:“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谁识名。” 丁玲 《海伦的镜子·会晤》:“小小农舍都稀疏地座落在沿路的庄稼地边,环绕在农舍周围的是参天大树和整齐宽广的草坪。”
(3).通达头顶。《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 太上老君 ﹞生时白首,面黄白色,额有参天纹理。”
(4).谓拜天地。 清 袁枚 《新齐谐·罗刹鸟》:“凡参天祭祖,謁见诸亲,俱令新郎中立,两新人左右之。” ——《漢語大詞典》
(2).高悬或高耸于天空。《汉书·谷永传》:“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之间。” 宋 梅尧臣 《和永叔啼鸟》:“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谁识名。” 丁玲 《海伦的镜子·会晤》:“小小农舍都稀疏地座落在沿路的庄稼地边,环绕在农舍周围的是参天大树和整齐宽广的草坪。”
(3).通达头顶。《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 太上老君 ﹞生时白首,面黄白色,额有参天纹理。”
(4).谓拜天地。 清 袁枚 《新齐谐·罗刹鸟》:“凡参天祭祖,謁见诸亲,俱令新郎中立,两新人左右之。” ——《漢語大詞典》
二千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唐 杜甫 古柏行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古柏行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骈字类编》
尺 chǐ/chě《國語辭典》
尺 [ chǐ ]
名-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一公尺等于一百公分;一台尺约三十公分;一市尺等于零点三三三公尺。
- 量长短的器具。如:「皮尺」、「铁尺」。
- 像尺的条状物。如:「镇尺」、「戒尺」。
- 微小的。如:「尺寸之功」。《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尺 [ chě ]
- 参见「[[工尺]]」条。
尺 [ chí ]
- 参见「尺寸」(二)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