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交中林鸟,濯濯垂柳枝。
刘崧〔元代〕《赠子元龙贡士别并柬刘云章》
畸人昧达识,閒居缅良时。感我平生友,贲然发幽思。
昔别怆徂冬,兹来遂前期。交交中林鸟,濯濯垂柳枝。
光仪蔚以都,流响一何悲。运移惕年迈,契合欣道夷。
岂曰郁冲抱,写之在相知。谁为缁磷尤,式秉金玉资。
苦志谅所存,高风宁独隳。执手不忍别,扬尘正交岐。
岩构足自栖,食场焉可维。大江抱群山,流波浩东驰。
旷野日载阳,微阴复凝滋。人生有显晦,宁受外物移。
寄言谢同志,永以慎于斯。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交交 jiāo jiāo
(1).鸟鸣声。《诗·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 马瑞辰 通释:“交交,通作咬咬,谓鸟声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簟,不得梁间更垒巢。” 清 金人瑞 《李监宅》诗之二:“曲房花灼灼,深夜鸟交交。”
(2).鸟飞旋貌。《诗·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 郑玄 笺:“犹佼佼,飞往来貌。”
(3).犹交加,错杂貌。 宋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诗:“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明 高启 《徐隐君陋室》诗:“交交风雨侵,翳翳蓬藋围。” ——《漢語大詞典》
(2).鸟飞旋貌。《诗·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 郑玄 笺:“犹佼佼,飞往来貌。”
(3).犹交加,错杂貌。 宋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诗:“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明 高启 《徐隐君陋室》诗:“交交风雨侵,翳翳蓬藋围。” ——《漢語大詞典》
中林 zhōng lín
林野。《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毛 传:“中林,林中。” 马瑞辰 通释:“《尔雅》:‘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犹云中野。” 三国 蜀 诸葛亮 《宅铭》:“迹逸中林,神凝巖端。” 唐 白居易 《及第后忆旧山》诗:“偶献《子虚》登上席,却吟《招隐》忆中林。” 明 宋登春 《秋日野望》诗:“听鸟中林性,看云故国心。” ——《漢語大詞典》
鸟 ( 鳥 ) niǎo
鸟 [ niǎo ]
- ◎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
濯濯 zhuó zhuó
(1).光明貌。《诗·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郑玄 笺:“濯濯乎其见尊敬也。” 孔颖达 疏:“濯濯乎光明者,其见尊敬如神灵也。”
(2).明净貌;清朗貌。《诗·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 毛 传:“濯濯,光明也。”《晋书·王恭传》:“ 恭 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 唐 乔知之 《折杨柳》诗:“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宋 苏轼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诗:“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3).肥泽貌。《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毛 传:“濯濯,娱游也。” 郑玄 笺:“鸟兽肥盛喜乐。” 孔颖达 疏:“娱乐游戏,亦由肥泽故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魔见》:“体濯濯以驯肥,常侍 姬文 于 灵囿 。” 清 周志蕙 《柳》诗:“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4).光秃貌。《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赵岐 注:“濯濯,无草之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徵信录》:“传闻 岑西林 从 武昌 逃走时,竟薙去鬚髯,溷杂人众中而出,今其頷下已濯濯矣。” 茅盾 《雾》:“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地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5).象声词。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大肠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漢語大詞典》
(2).明净貌;清朗貌。《诗·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鉤膺濯濯。” 毛 传:“濯濯,光明也。”《晋书·王恭传》:“ 恭 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 唐 乔知之 《折杨柳》诗:“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宋 苏轼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诗:“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3).肥泽貌。《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毛 传:“濯濯,娱游也。” 郑玄 笺:“鸟兽肥盛喜乐。” 孔颖达 疏:“娱乐游戏,亦由肥泽故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魔见》:“体濯濯以驯肥,常侍 姬文 于 灵囿 。” 清 周志蕙 《柳》诗:“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
(4).光秃貌。《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赵岐 注:“濯濯,无草之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徵信录》:“传闻 岑西林 从 武昌 逃走时,竟薙去鬚髯,溷杂人众中而出,今其頷下已濯濯矣。” 茅盾 《雾》:“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地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5).象声词。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大肠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漢語大詞典》
垂柳 chuí liǔ
柳树。因枝条下垂,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道》诗:“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轮。” 元 萨都剌 《游西湖》诗之六:“垂柳阴阴 苏小 家,满湖飞燕趁杨花。” 艾芜 《鞍钢啊,我回来了》:“街灯灿然,垂柳袅袅,高楼栉比,马路广阔。” ——《漢語大詞典》
枝 zhī/qí《國語辭典》
枝 [ zhī ]
名- 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如:「枯枝」、「嫩枝」。《说文解字·木部》:「枝,木别生条也。」
- 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左传·庄公六年》:「《诗》云:『本枝百世。』」《荀子·儒效》:「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
- 四肢。《庄子·大宗师》:「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通「肢」。
-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如:「一枝花」、「三枝毛笔」。
- 姓。如汉代有枝百英。
- 不中肯的、不一致的。《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枝 [ qí ]
名- 多出的脚趾。如:「骈拇枝指」。《集韵·平声·支韵》:「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同「跂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