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梵刹夥,丰碑何林树。

弘历清代〕《宁远道中作

朝暾晃文轩,峰色罨平楚。行行破冷烟,溪村复山墅。

汤池尚温滑,首山亦岖峿。城中梵刹夥,丰碑何林树。

摩挲认蝌蚪,往迹犹堪睹。胜国此雄镇,建牙开幕府。

借彼梵王力,保此辽西土。民怨曾不知,佞佛嗟何补。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城中梵刹丰碑林树

城中
唐 杜甫 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唐 王建 洛中张籍新居 最是城中闲静处,更回门向寺前开。
《韵府拾遗 东韵》:杜审言诗野兴城中𤼵朝英物外求  ——《骈字类编》
梵刹 fàn chà
泛指佛寺。梵,意为清净;刹,意为地方。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金银拱梵刹,丹青照廊宇。” 宋 楼异 《嵩山三十六峰赋》:“灵隐来仙洞府深兮,清凉寳胜梵刹标兮。”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郑所南思肖》:“有田施诸僧,梵刹悉吾寓。”  ——《漢語大詞典》
夥 huǒ《國語辭典》

夥 [ huǒ ]

  1. 同伴,一起工作或同組織的人。如:「同夥」、「夥伴」。
  2. 稱由多人組成的一群為「夥」。如:「成群搭夥」、「咱們大夥一齊去。」《水滸傳·第二回》:「大郎原來不知,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扎下個山寨在上面。」
  3. 舊稱店員。如:「夥計」。《老殘遊記·第五回》:「那個店夥早已把燈掌上。」
  4. 量詞。計算人群的單位。如:「兩夥人」。
  1. 聯合、共同。如:「夥同購買」。《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夥著二三十男婦,內外一搶,席捲而去。」
  1. 眾多。《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魚鱉讙聲,萬物眾夥。」宋·王禹偁〈七夕〉詩:「海物雜時味,羅列繁且夥。」
丰碑(豐碑)fēng bēi
(1).古代殡葬天子或诸侯,用以下棺的工具。《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 郑玄 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后四角树之,穿中於间,为鹿卢,下棺以縴绕。天子六縴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邑里萧索,宅惟荒凉;丰碑下柩,题凑迁丧。” 清 朱彝尊 《夜明木赋》:“如场之转碌碡,如縴之拽丰碑。”
(2).纪功颂德的高大石碑。《南史·王琳传》:“丰碑式树,时留堕泪之人。” 金 元好问 《读李状元朝宗禅林记》:“千字丰碑谁国手,百城降虏尽王臣。”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林树(林樹)lín shù
树木;树林。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二:“於此东行三十里,当有邱陵林树,状若社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丘生》:“初不知有园,及遥见林树葱鬱,楼阁参差,讶而询诸耕者,始得其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