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飙肇凉气,玉水涵秋霁。

区大相明代〕《新秋瀛洲亭上论学

金飙肇凉气,玉水涵秋霁。华叶未随风,绮苔尚盈砌。

环流太液波,侧泻御沟汭。危槛瞰澄瀛,周垣属云陛。

仰视孤鸢翔,俯察纤鳞逝。蔼蔼玉堂宾,济济衣冠会。

瑶函抽妙义,银钥发清閟。意入道源深,境寂玄关邃。

清泠涤我襟,夕爽飘吾袂。逝川无息流,羲御不停辔。

请事颜公言,永怀隰朋愧。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金飙凉气玉水秋霁

金飙(金飆,金飇)jīn biāo
亦作“ 金飇 ”。秋季急风。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烱书》:“素鐘肇节,金飈戒序。” 明 夏完淳 《秋郊赋》:“届素律而厉威,搏金飆而矫势。” 清 陈维嵩 《念奴娇·月夜看桂花》词:“凄清庭院,乍金颷压下一天黄雪。”  ——《漢語大詞典》
肇 zhào《國語辭典》

肇 [ zhào ]

  1. 首度、开端。《尔雅·释诂上》:「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 ,始也。」《楚辞·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 发生、引起。如:「肇祸」、「肇事」。
  3. 端正。《国语·齐语》:「𫁟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
  1. 姓。如战国时赵国有肇贾。
凉气(涼氣)liáng qì
亦作“凉气”。 寒气;清凉之气。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诗:“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唐 孟浩然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诗:“水亭凉气多,閒棹晚来过。”《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这一个褥子薄,再垫个坐褥罢,小心地下的凉气冰着。” 曹禺 《日出》第一幕:“她探身窗外,贪婪地吸着清晨的凉气。”  ——《漢語大詞典》
玉水 yù shuǐ
(1).产玉的水。《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 唐 李商隐 《玉山》诗:“ 玉山 高与 閬风 齐,玉水清流不贮泥。” 王国维 《游仙丁己》诗:“如盖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 唐 白居易 《寄崔少监》诗:“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宋 杨万里 《戏咏陈氏女剪綵花二绝句·拒霜》:“染露金风里,宜霜玉水滨。” 金 元好问 《玉泉》诗之二:“玉水泓澄古殿隅,又新名第不关渠。”
(2).水的美称。
(3).水名。在 山东 历城 南,源于 泰山 朗公谷 ,流经 玉符山 ,名 玉水 。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4).水名。在 湖南 湘阴 北,源于 玉笥山 。参阅《嘉庆一统志·长沙府一》
(5).纸名。 元 费著 《蜀笺谱》:“ 澄心堂 纸,取 李氏 澄心堂 样制也……中等则名曰玉水纸。”  ——《漢語大詞典》
涵 hán《國語辭典》

涵 [ hán ]

  1. 水泽多。如:「涵泽」。《说文解字·水部》:「涵,水泽多也。」
  1. 浸润、湿润。《说文解字·水部》「涵」字·清·段玉裁·注:「涵,所受润泽多也。」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威加诸部风霜肃,惠浸连营雨露涵。」
  2. 包容、容纳。如:「包涵」、「海涵」。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3. 沉潜、潜水。参见「涵淹」、「涵泳」等条。
  1. 涵洞的简称。如:「桥涵」。
秋霁(秋霽)qiū jì
秋日雨后天晴。 唐 储光羲 《新丰作贻殷四校书》诗:“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霽空。”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