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摇粉黛杂青童,傥荡钿簧歌白纻。
直北开天府,重关拥上都。侯封环错绣,王会遍成图。
寿山迤逦泰华顶,天津涨连溟澥景。地入居庸傍市喧,卫设朵颜销虏警。
秦晋辕门好建牙,雍豫桐封堪树屏。关前列骑骑千群,塞下屯田田万井。
禁垣雉堞金为城,魏阙螭坳玉作楹。晓漏鸣钟开左掖,春旗簇仗肃西清。
金华殿上卿云见,太液池边芝髓生。芝髓卿云光遍现,含香视草集群英。
近侍悬貂珥,元勋列胄缨。严更虎旅柝,宿卫羽林兵。
金吾侈剑舄,富室连阡陌。第宅拟金张,闬闳高董石。
钟鸣鼎食擅优崇,金穴铜陵誇隽雄。原尝荆聂交多结,浊质翁伯赀逾丰。
轻裘侠少豪华尽,弱冠王孙绮丽同。蹴鞠樗蒲万目睹,驰马斗鸡何足数。
临邛车骑逐香尘,金菊园池开别墅。招摇粉黛杂青童,傥荡钿簧歌白纻。
有女如云斗艳腔,有酒如渑厌绿醑。旃墙步幛隔重遮,金鸭脑麝同残炬。
好乐已太康,为欢正未央。阗城罗士女,列肆侈姬姜。
姬姜士女骄游客,角抵笙竽阅胜场。会看过市红尘合,遑问谁家白面郎。
万化迁流时不逮,昔年歌舞今何在。仰天云汉苦炎炎,遍野原田宁每每。
蹄林牧马到秋忙,跗注韎韦谁罪悔。十里狼山猎火烧,几处潢池桑柘改。
震不于躬于其邻,谁言曲突先徙薪。楚蜀疆场縻积醑,新丰道路绝行尘。
千金莫惜酬死士,一图安足绘流民。閒居半月不窥牖,仰面三星空在罶。
哀鸿肃羽祇堪矜,鲋鱼涸辙终何有。相携鬻子不还家,争道杀人暂糊口。
锵金鸣玉盛通侯,谁轸繁霜葛屦愁。绹茅等缓事,宵旰肯分忧。
适郊多硕鼠,专阃几貔貅。追忆春韶荣万汇,转恨秋清凋百卉。
书生误国枉穷经,嫠妇忧时遑恤纬。君不见晋谢石,淮淝一褫敌人魄,八公山上惊风鹤。
又不见赵充国,先零早裕军中橐,金城幕下筹方略。
噫嘻,几时撤幕扫尘埃,几人揽辔耻瓶罍。拔将短剑闻鸡舞,陟彼高冈怅马隤。
却教老病伤迟暮,敢因留滞叹邅回。笑杀坚瓠拙,能妆散栎材。
献赋吾迂矣,匡时尚壮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2).山名。《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 阳朴 之薑, 招摇 之桂。”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二:“ 招摇 青桂树,幽蠧亦成科。”
(3).借指桂树。 三国 魏 曹植 《弃妇》诗:“招摇待霜露,何必春夏成?”
(4).星名。即北斗第七星摇光。亦借指北斗。《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 郑玄 注:“招摇星在北斗杓端主指者。” 孔颖达 疏:“招摇,北斗七星也。”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唐 储光羲 《秋次坝亭寄申大》诗:“南听鸿雁尽,西见招摇转。”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江浙联军〈檄南京文〉》:“ 蓐收 怒而招摇指,是贪狼堕地之时;凉风动而参伐明,正大树开花之候。”
(1).逍遥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徘徊招摇,灵栖迟兮。” 李善 注:“招摇,犹彷徨也。”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二:“他时更拟邀羣仙,坐览八极周云烟。公还骑鹤我骑鵠,招摇再踏 蓬莱 颠。”
(2).摇动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垂旬始以为幓兮,抴彗星而为髾。掉指桥以偃蹇兮,又旖旎以招摇。”《汉书·礼乐志》:“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颜师古 注:“招摇,申动之貌……招,音韶。” ——《漢語大詞典》
(2).引申为妆饰。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之一:“待粉黛而后都者,非 西子 之容也。”
(3).指美女。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可怜粉黛丛中絶质,囹圄队里愁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嫁女》:“少间,粉黛云从,酒胾雾霈,玉椀金甌,光映几案。” ——《漢語大詞典》
-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乱。~沓。~感。~志。~货。~居。~务。~品。错综复~。私心~念。
- 混合:夹~。混~。~交。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3).即 青童君 。 唐 顾况 《短歌行》之六:“ 轩辕 弓箭无人识, 东海 青童 寄消息。” 唐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步网绕碧落,倚树招 青童 。” 王琦 注:“《真灵位业图》:‘ 龚仲阳 、 幼阳 兄弟二人,受道於 青童君 。’” 宋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戏作此数句》诗:“喜我归有期,举酒属 青童 。”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 青童 ,神仙 青童君 也。” 陈三立 《榘林五十生日赋赠》之三:“神丹受得 青童 祕,散落人间只等閒。”参见“ 青童君 ”。
(4).指少年。 唐 于鹄 《古挽歌》:“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 清 郑燮 《止足》诗:“闺中少妇,好乐无猜;花下青童,慧黠适怀。” 续范亭 《总部观平剧》诗:“丰衣足食好榜样,两个青童四百磅。” ——《漢語大詞典》
- 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宝~。螺~。金~。翠~。
- 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 ◎ 钱,硬币:铜~。洋~。车~。几多~?
簧 [ huáng ]
名- 笙、竽、管等乐器中振动发声的薄片,用竹、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诗经·秦风·车邻》:「既见君子,并坐鼓簧。」宋·周邦彦〈庆春宫·云接平冈〉词:「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
- 器物中具有弹力的机件。如:「弹簧」、「锁簧」。
歌 [ gē ]
動-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1).白色的苧麻。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四:“ 晁无咎 诗云:‘上山割白紵,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苧麻》:“白苧叶面青,其背皆白。”
(2).指白紵所织的夏布。 唐 张籍 《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 宋 范成大 《晚春》诗之一:“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 元 郭翼 《阳春曲》:“宫中裁白苧,犹怯剪刀寒。” 清 龚自珍 《莺啼序》词:“凌波袜懒,绣线裙鬆,换 吴 棉白苧。”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八:“白紵轻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
(3).白衣。古代士人未得功名时所穿衣服。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宋 陆游 《贫病》诗:“行年七十尚携锄,贫悴还如白紵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且士得一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紵,乃谓之利市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僧术》:“谓君腾达已久,今尚白紵耶?”
(4).乐府 吴 舞曲名。 南朝 宋 鲍照 《白紵歌》之五:“古称《渌水》今《白紵》,催弦急管为君舞。”《新唐书·礼乐志下》:“清乐三十二曲中有《白紵》, 吴 舞也。” 宋 张先 《天仙子·公择将行》词:“瑶席主,杯休数,清夜为君歌《白苧》。”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黄帽雨中游,《白苧》閒时听。” 吴梅 《检点》诗之一:“《白紵》三千才谱曲,碧城十二未开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