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御炉(御爐,御鑪)yù lú
亦作“ 御鑪 ”。御用的香炉。 唐 柳宗元 《省试观庆云图诗》:“抱日依龙袞,非烟近御炉。”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之二:“忆昔在 昭阳 ,舞衣红綬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 宋 黄庭坚 《乞姚花》诗之二:“乞取好花天上看,宫衣黄带御鑪风。” ——《漢語大詞典》
香霭(香靄)xiāng ǎi
云气;焚香的烟气。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困迷无语思犹浓,小屏香靄碧山重。” 元 张翥 《小游仙词》之六:“五岳真官立帐前,露芜香靄落琼筵。”《白雪遗音·马头调·宇宙无尘》:“夜深香靄,万籟无声。” ——《漢語大詞典》
千官 qiān guān
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子宫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漢語大詞典》
拥 ( 擁 ) yōng
拥 [ yōng ]
- 抱:~抱。
- 围着:前呼后~。
- 推举,爱护:~戴。~护。
- 聚到一块:~挤。簇~。
- 具有:~有。
- 遮蔽:~蔽(亦作“壅蔽”)。~塞(sè)。
鹄立(鵠立)hú lì
像鹄一样引颈而立。形容直立。《后汉书·袁谭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鵠立。” 唐 崔祐甫 《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序:“仕而遭时,鵠立於朝。”《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还 料道必是主人,乃重整衣冠,鵠立於槛外,良久不见出来。” 沈从文 《会明》:“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同时望到守哨的兵士鹄立在前面,或者是肩上扛了枪来回的走。” ——《漢語大詞典》
通明 tōng míng
(1).开通而贤明。《荀子·强国》:“求仁厚通明之君而託王焉。”《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夫人 尉迟氏 , 敬德 之孙也,性通明彊毅。”
(2).通晓明了。《后汉书·儒林传下·杨仁》:“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隋书·音乐志上》:“卿等学术通明,可陈其所见。”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八:“此理全在心识通明,心识不明,虽博览多好无益也。”《发财秘诀》第十回:“ 雁士 闻言,登时满心透彻通明。”
(3).十分明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前后两门,一望通明。”《九命奇冤》第四回:“説罢,起身去张罗一会,果然一霎时里外通明,如同白昼。” 管桦 《第一课》:“月亮是这样亮,连一块遮挡它的云彩都没有,天上地下都被它照得通明。”
(4).喻指明月。 峻青 《秋色赋·记威海》:“这是一座三万多人口的小城,朴素而整齐的房屋,沿着海滩,从北面的 奈古山 麓一直伸展到南面的 金线顶 山坡,逶迤十余里,形如一钩通明。”
(5).方言。犹通陈。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四:“但他已向死人灵前通明了,赌了咒,人死为神,只要鉴察自己的真诚,哪里有不显应的。” ——《漢語大詞典》
(2).通晓明了。《后汉书·儒林传下·杨仁》:“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隋书·音乐志上》:“卿等学术通明,可陈其所见。”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八:“此理全在心识通明,心识不明,虽博览多好无益也。”《发财秘诀》第十回:“ 雁士 闻言,登时满心透彻通明。”
(3).十分明亮。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前后两门,一望通明。”《九命奇冤》第四回:“説罢,起身去张罗一会,果然一霎时里外通明,如同白昼。” 管桦 《第一课》:“月亮是这样亮,连一块遮挡它的云彩都没有,天上地下都被它照得通明。”
(4).喻指明月。 峻青 《秋色赋·记威海》:“这是一座三万多人口的小城,朴素而整齐的房屋,沿着海滩,从北面的 奈古山 麓一直伸展到南面的 金线顶 山坡,逶迤十余里,形如一钩通明。”
(5).方言。犹通陈。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四:“但他已向死人灵前通明了,赌了咒,人死为神,只要鉴察自己的真诚,哪里有不显应的。” ——《漢語大詞典》
侍 shì《國語辭典》
侍 [ shì ]
动- 伺候。如:「服侍病人要有耐心。」
- 在一旁陪著。《论语·先进》:「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
- 服侍或随从他人的人。如:「女侍」、「侍从」。
- 侍生的简称。参见「侍生 」条。
- 姓。如明代有侍锦。
早朝 zǎo cháo
(1).早晨;早上。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早朝永嘆,载怀矜惻。” 潘漠华 《雨点》:“阳光射到院中枣树的梢头的第二天的早朝,C公寓前有三辆人力车停下了。”
(2).指早饭。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一章:“子母俩吃完早朝, 二柱 准备出门,一个人缓缓地走了进来。”
早上朝会或朝参。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明代皇太子日课》:“每日早朝退后,皇太子出阁陞座。” ——《漢語大詞典》
(2).指早饭。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一章:“子母俩吃完早朝, 二柱 准备出门,一个人缓缓地走了进来。”
早上朝会或朝参。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明代皇太子日课》:“每日早朝退后,皇太子出阁陞座。”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