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一凭吊,诗成涕泗滂。

金文澜清代〕《读四川崇庆牧辽东常君殉难行状五言古体四十韵

学深任气数,性定无存亡。我观天下事,管窥庸足量。

辽东有国士,理斋厥名常。毋谓当代人,与古难颉颃。

弱冠迈庠序,三十成文章。拾芥掇科第,匪夸名氏扬。

将以经术身,展布于庙廊。谒选授西充,西充蜀道长。

山环复水阻,积敝嗟荒凉。君为振风俗,纲目间大纲。

董课警戏游,建庙崇蒸尝。公馀申教令,士民初有方。

烽烟起番部,逆酋恣披猖。羽檄从令署,支放千军粮。

束装隶营幕,三年食未遑。名迁崇庆牧,身踞西岭冈。

贼掠木果木,劫夺倾稻粱。懦夫心胆裂,壮士空踉跄。

君挥使各去,有我独身当。大呼震林谷,奋臂施干将。

可怜书生手,刃贼如刲羊。叠击八九首,连被十数创。

屹然犹骂贼,贼势怒益张。一旦申大义,义气何堂堂。

当事奇伟烈,胪迹陈未央。监司恤其躬,成均荫乃郎。

祠祀入昭忠,于焉报馨香。此事越四载,迢遥隔远疆。

愧我暗时务,谁与潜德彰。张侯武功宿,馀不来树棠。

邀予课令子,日久形迹忘。著作从我读,灯窗披琳琅。

忽地得君状,英风疑飘飏。君效明遇吉,我拟汉子房。

状貌尽儒官,劲勇淩秋霜。虽然事迹异,气局无参商。

悬知大丈夫,百鍊益坚钢。得力性学功,生死两不忙。

临风一凭吊,诗成涕泗滂。今朝见实录,乃叹史笔良。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临风一凭涕泗

临风(臨風)lín fēng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漢語大詞典》
一凭
任凭;完全凭仗  ——《整理自网络》
吊 diào《國語辭典》

吊 [ diào ]

  1. 懸掛。如:「懸吊」、「吊頸」、「上吊」。
  2. 收回、扣留。如:「他因違規駕駛而被吊銷執照。」
  3. 提取。如:「吊卷」。
  4. 到喪家慰問祭奠。如:「吊祭」、「哀吊」。同「弔 」。
  1. 懸掛的。如:「吊鐘」、「吊燈」、「吊橋」。
  1.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同「弔 」。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1.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2.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3.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4.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5.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1.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2.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3.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4. 姓。如汉代有成瑨。
  1.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2.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3.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涕泗 tì sì
(1).眼泪和鼻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二:“ 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 ,见 高帝 ,未拜,便涕泗横流。”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 涕泗滂沱 ”。
(2).涕泪俱下,哭泣。 汉 扬雄 《元后诔》:“ 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 宋 苏轼 《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閔兴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向士肃 出外拜客……遇箇妇人,鬢髮蓬鬆,涕泗而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事叔至孝》:“﹝ 施愚山 ﹞辛亥客都门,每忆叔,輒涕泗。”  ——《漢語大詞典》
滂 pāng《國語辭典》

滂 [ pāng ]

  1. 水涌出的样子。如:「滂湃」、「滂沱」。
  1. 涌流。宋·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诗:「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