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海炳岱,系唐胄楚。

颜延之南北朝〕《宋南郊登歌三首 其一 夕牲歌

夤威宝命,严恭帝祖。表海炳岱,系唐胄楚。灵鉴浚文,民属睿武。

奄受敷锡,宅中拓宇。亘地称皇,罄天作主。月竁来宾,日际奉土。

开元正首,礼乐交举。六典联事,九官列序。有牷在涤,有洁在俎。

以荐王衷,以答神祜。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表海

表海 biǎo hǎi
(1).临海;滨海。《子华子·晏子问党》:“且 齐 之为国也,表海而负嵎。”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来廷之国,实为出入之途;表海之城,方始经营之绪。”
(2).为东海之表式。 春秋 吴季札 至 鲁 , 鲁 为之歌 齐 诗, 季札 闻乐云:“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 太公 乎!”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王闿运 《丁文诚诔》:“顾表海之泱泱,胡鲸鯢之跋扈。”  ——《漢語大詞典》
炳 bǐng《國語辭典》

炳 [ bǐng ]

  1. 显著、光明。如:「功业彪炳」。《易经·革卦·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文选·班固·宝鼎诗》:「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
  1. 明白。《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三乘佛家滞义,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
  1. 持拿、执握。《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文选·谢惠连·雪赋》:「燎薰𬬻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通「秉」。
岱 dài《國語辭典》

岱 [ dài ]

  1. 泰山别称为「岱山」、「岱宗」,简称为「岱」。是五岳中的东岳,位在大陆地区山东省泰安县北。《公羊传·桓公十六年》:「越在岱阴,属负兹,舍不即罪尔。」《文选·张衡·东京赋》:「乘舆巡乎岱岳,劝稼穑于原陆。」
系 ( 系 係 繫 ) xì/jì《國語辭典》

系 [ xì ]

  1. 懸繫。《說文解字·糸部》:「系,懸也。」三國魏·曹植〈輔臣論〉:「群言系于口,而研覈是非。」
  2. 接續、繼承。《文選·班固·東都賦》:「系唐統,接漢緒。」
  1. 有一定秩序及聯屬關係的整體或組織。如:「世系」、「太陽系」、「直系血親」、「中古音系」。《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賀傳》:「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
  2. 大學中所分的學術科別。如:「中文系」、「哲學系」、「物理系」。
  3.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系益。
唐 táng《國語辭典》

唐 [ táng ]

  1. 朝代名:➊ ​ 传说中帝尧的时代。➋ ​ 参见「唐朝 」条。➌ ​ 参见「[[后唐]]」条。➍ ​ 参见「[[南唐]]」条。
  2. 中国的别称。如:「唐装」、「唐人街」。
  3. 庭院中的道路。《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4. 姓。如明代有唐顺之。
  1. 广大。《文选·枚乘·七发》:「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2. 参见「[[荒唐]]」条。
  3. 参见「唐突 」条。
  1. 虚、空。如:「功不唐捐」。
胄 zhòu《國語辭典》

胄 [ zhòu ]

  1. 后代子孙。如:「胄裔」、「贵胄」。《左传·襄公十四年》:「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
  2. 参见「胄子 」条。
  1. 承续先业。《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胄高阳之苗胤兮,承圣祖之洪泽。」
楚 chǔ《國語辭典》

楚 [ chǔ ]

  1. 痛苦。如:「苦楚」。《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
  2. 清晰、整齐。如:「清楚」。《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边豆有楚,殽核维旅。」
  3. 鲜明、华丽。《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南朝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诗〉:「腰肢既软弱,衣服亦华楚。」
  1. 古时教师用以责罚学生的小杖。《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汉·郑玄·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2. 国名:➊ ​ 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大陆地区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➋ ​ 五代时马殷所建,为五代十国之一。有今大陆地区湖南及广西东部等地,后为南唐所灭。
  3. 大陆地区湖南、湖北的通称。或专指大陆地区湖北而言。
  4. 植物名。马鞭草科蔓荆属,落叶灌木。叶为掌状复叶,边缘有细锯齿。七八月间开淡黄紫色花。也称为「牡荆」。
  5. 姓。如宋代有楚公辅。
  1. 拷打。《聊斋志异·卷一·三生》:「鬼力楚之,痛甚而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