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并鞚如轻鸿,承恩驰入华清宫。

虞集宋代〕《题秦虢二夫人承召游华清宫图

贵人并鞚如轻鸿,承恩驰入华清宫。道途先不止行客,策蹇奔趋乌帽风。

奚囊堕地何足拾,岂有篇章浪相及。画史当时妙墨传,光彩流动狂情急。

君不见白头拾遗徒步归,明眸皓齿事皆非。朝天泥滑袖封事,高阁雨馀宫漏稀。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贵人轻鸿承恩华清宫

贵人(貴人)guì rén
(1).显贵的人。《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贱人,非所贵也;贵人,非所刑也;刑人,非所近也。”《史记·汲郑列传》:“ 弘 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 黯 为右内史。’” 唐 杜牧 《送隐者一绝》:“公道世间唯白髮,贵人头上不曾饶。”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 道静 噘着嘴巴看着 余永泽 不动,不高兴地说:‘什么贵人?--我不侍候你那贵人!’”
(2).女官名。 后汉 光武帝 始置,地位次于皇后。历代沿其名,而位尊卑不一。《后汉书·皇后纪序》:“及 光武 中兴,斲彫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綬,奉不过粟数十斛。”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今贵人位为贵人,金印蓝紱,女人爵位之极。”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嫔御命妇·贵人》:“ 汉光武 置贵人为三夫人,歷代不常有, 宋朝 真宗 復置贵人也。”
(3).宦官“ 中贵人 ”的省称。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居三年,州称治。” 唐 韩愈 《华山女》诗:“天门贵人传詔召,六宫愿识师颜形。”
(4).新郎的雅称。《再生缘》第十七回:“纷纷执事排街道,荡荡黄罗罩贵人。御赐酒筵前面走,二媒相并状元行。”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我在山里摘了几枝茶子花,准备送给新贵人和新娘子。”  ——《漢語大詞典》
并 ( 並 併 ) bìng/bīng《國語辭典》

并 [ bìng ]

  1. 合。《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此之后,转相攻伐,吴并于越,晋分为三鲁,灭于楚,郑兼于韩。」通「并」。
  2. 兼有。《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喜惧参并,悲惭哽结。」《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1. 一齐。《战国策·燕策二》:「(蚌、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文选·左思·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通「并」。
  2. 用于否定词之前,以加强否定语气,带有反驳的意味。如:「你以为他笨,我并不认为如此。」通「并」。
  1. 而且。如:「我支持这项决定,并加以宣导。」通「并」。

并 [ bīng ]

  1. 参见「并州 」条。
  2. 大陆地区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鞚 kòng《國語辭典》

鞚 [ kòng ]

  1. 拴在马脖子上,用以控制马的皮带或绳索。晋·傅玄〈良马赋〉:「纵鞍则行,揽鞚则止。」唐·李白〈走笔赠独孤驸马〉诗:「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
  2. 比喻马。唐·杜甫〈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丝络送八珍。」宋·苏轼〈次韵李公择梅花〉诗:「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1. 操纵、驾驭。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踏飞龙。」《聊斋志异·卷九·凤仙》:「遇女郎骑款段马,老仆鞚之,摩肩过。」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轻鸿(輕鴻)qīng hóng
轻盈迅捷的鸿鹄。 汉 边让 《章华赋》:“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八:“不及 广成子 ,乘云驾轻鸿。” 宋 聂冠卿 《多丽·李良定公席上赋》词:“有翩若轻鸿体态,暮为行雨标格。”  ——《漢語大詞典》
承恩 chéng ēn
(1).蒙受恩泽。 唐 岑参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前日承恩 白虎殿 ,归来见者谁不羡。”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颁冠玉,养子承恩四子婚。”
(2). 汉 台馆名。《汉书·霍光传》:“筑神道,北临 昭灵 ,南出 承恩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灵 、 承恩 、皆馆名也。”  ——《漢語大詞典》
驰 ( 馳 ) chí
驰 [ chí ]
  1. 车马等奔跑,快跑:~驱。~骋。风~电掣。
  2. 向往:神~。心~神往。~念。~思。
  3. 传播,传扬:~名。~誉。
  4. 驱车马追逐:“齐师败绩,公将~之”。
入 rù《國語辭典》

入 [ rù ]

  1. 进,由外面到里面。如:「入内」、「入场」、「入境」。
  2. 收进。如:「收入」、「月入十万」。《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岁余不入,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3. 接纳、缴纳。《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金瓶梅·第一七回》:「到明日他盖这房子,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
  4. 参加。如:「入会」、「入股」、「入学」、「入伍」。
  5. 到、达。如:「入夜」、「入冬」。
  6. 沉没。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7. 合宜、适合。如:「入时」、「入情入理」。
  8. 沉浸、深透。如:「入味」、「入骨」、「入迷」。
  1.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入声 」条。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入 [ rǔ ]

  1. 不留心的塞放。如:「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
  2. 暗中把财物给人。如:「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
  3. 陷于其中、投于其中。如:「一脚入到泥里了。」

入 [ rì ]

  1. 发生性关系。《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那里有好气,便指著骂道:『你这……乱人入的贱母狗!做什么倒骂我!』」
华清宫(華清宫)huá qīng gōng
唐 宫殿名。在 陕西省 临潼县 城南 骊山 麓,其地有温泉。 唐 贞观 十八年(公元644年)建 汤泉宫 , 咸亨 二年(公元671年)改名 温泉宫 。 天宝 六载(公元747年)再行扩建,改名 华清宫 。 天宝 十五载宫殿毁于兵火。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