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牵丝(牽絲)qiān sī
(1).佩绶。谓任官。《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牵丝及 元兴 ,解龟在 景平 。” 李善 注:“牵丝,初仕;解龟,去官也。”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綬旋。”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一:“牵丝入仕陪元宰,执简排塲见古贤。”
(2). 唐 宰相 张嘉贞 欲纳 郭元振 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幔后,露线头于外,使 郭 牵其一。 郭 牵得第三女。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后以“牵丝”、“牵红”、“牵红线”、“牵红丝”为选婿或择妻的典故。《剪灯馀话·琼奴传》:“ 耕云 曰:‘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 温郎 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当时才子,竞著黄衫;命世清流,为牵红线。” 陈寅恪 《论〈再生缘〉校补记》:“今论者竟为之强牵红丝,使成嘉偶,以效法 乔太守 之乱点鸳鸯谱,岂不异哉。”
(3).犹引绳。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金蟾啮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迴。”
(4).即牵丝戏。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梁鍠》:“《咏木老人》云:‘刻木牵丝作老翁,鷄皮鹤髮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清 钱谦益 《新岁有感》诗之二:“依社凭丛原是鬼,牵丝刻木总为神。”参见“ 牵丝戏 ”。
(5).书法术语。指笔势往来牵带痕迹显见在两画之间者。 杨再春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笔法·草书》:“草书妙在随势生形,其点画间的连系每以牵丝映带。” ——《漢語大詞典》
(2). 唐 宰相 张嘉贞 欲纳 郭元振 为婿,因命五女各持一红丝线于幔后,露线头于外,使 郭 牵其一。 郭 牵得第三女。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后以“牵丝”、“牵红”、“牵红线”、“牵红丝”为选婿或择妻的典故。《剪灯馀话·琼奴传》:“ 耕云 曰:‘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 温郎 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当时才子,竞著黄衫;命世清流,为牵红线。” 陈寅恪 《论〈再生缘〉校补记》:“今论者竟为之强牵红丝,使成嘉偶,以效法 乔太守 之乱点鸳鸯谱,岂不异哉。”
(3).犹引绳。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金蟾啮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迴。”
(4).即牵丝戏。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梁鍠》:“《咏木老人》云:‘刻木牵丝作老翁,鷄皮鹤髮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清 钱谦益 《新岁有感》诗之二:“依社凭丛原是鬼,牵丝刻木总为神。”参见“ 牵丝戏 ”。
(5).书法术语。指笔势往来牵带痕迹显见在两画之间者。 杨再春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笔法·草书》:“草书妙在随势生形,其点画间的连系每以牵丝映带。” ——《漢語大詞典》
刻木 kè mù
(1).在木质器物上雕刻。 汉 王充 《论衡·自然》:“ 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
(2).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
(3).谓将木雕成人像。 晋 干宝 《搜神记佚文》:“ 丁兰 , 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
(4).狱吏的代称。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 、 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参见“ 刻木为吏 ”。 ——《漢語大詞典》
(2).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
(3).谓将木雕成人像。 晋 干宝 《搜神记佚文》:“ 丁兰 , 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
(4).狱吏的代称。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 、 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参见“ 刻木为吏 ”。 ——《漢語大詞典》
浑 ( 渾 ) hún
浑 [ hún ]
- 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 全,满:~身。~然。
-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 姓。
儿戏(兒戲)ér xì
儿童游戏。比喻处事轻率,不严肃。《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 霸上 、 棘门 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北史·隋纪下》:“临三军犹儿戏,视人命如草芥。” 清 孙枝蔚 《三磨蝎图诗》:“一謫 潮州 一海外,朝廷於汝如儿戏。”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彼局有编辑四五人,而悠悠忽忽,漫不经心,视一切事为儿戏。” ——《漢語大詞典》
断水(斷水)duàn shuǐ
(1).切水。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断绝水源。京剧《龙江颂》第八场:“ 李志田 :立刻关闸。 江水英 :关闸? 李志田 :对! 江水英 :断水? 李志田 :不错!你同意吗? 江水英 (稍一停顿):不能同意。”
(3).谓水源断绝。常指自来水供应不上。《新民晚报》1986.12.24:“ 鼓浪屿 这个地方用水十分紧张,一天只供应几小时,断水是常有的事。”
(4).古宝剑名。 晋 王嘉 《拾遗记·昆吾山》:“ 越王 句践 ,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 昆吾 之神,採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 ——《漢語大詞典》
(2).断绝水源。京剧《龙江颂》第八场:“ 李志田 :立刻关闸。 江水英 :关闸? 李志田 :对! 江水英 :断水? 李志田 :不错!你同意吗? 江水英 (稍一停顿):不能同意。”
(3).谓水源断绝。常指自来水供应不上。《新民晚报》1986.12.24:“ 鼓浪屿 这个地方用水十分紧张,一天只供应几小时,断水是常有的事。”
(4).古宝剑名。 晋 王嘉 《拾遗记·昆吾山》:“ 越王 句践 ,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 昆吾 之神,採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 ——《漢語大詞典》
残山(殘山)cán shān
(1).谓山将尽处。 唐 杜甫 《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 沧江 破,残山 碣石 开。”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 人从此送残山。”
(2).荒芜的山。 宋 杨万里 《新竹》诗:“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漢語大詞典》
(2).荒芜的山。 宋 杨万里 《新竹》诗:“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漢語大詞典》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名-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 富裕。如:「富足」。
-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副- 过分。参见「足恭 」条。
梦游(夢游)mèng yóu
亦作“ 梦游 ”。 睡梦中游历。 唐 李白 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昔君梦游春,梦游 仙山 曲。怳若有所欲,似愜平生欲。”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李南阳 至 尝作《亢宫赋》,其序略曰:‘予少多疾,羸不胜衣,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 陈毅 《由宣城泛湖东下》诗:“ 敬亭山 下櫓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