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树杪钩石棱,渔父云端晒缯网。

孙蕡明代〕《次归州

归州城门半天里,白云晚向城下起。市廛架屋依岩峦,妇女提罂汲江水。

巴山雪消江水长,城中夜闻滩濑响。客船树杪钩石棱,渔父云端晒缯网。

家家芜田山下犁,倒枯大树烧作泥。居人养犬获山鹿,稚子缚柴圈野鸡。

楚王台高对赤甲,四时猛风长飒飒。柁工鸣板避漩涡,橹声摇上黄牛峡。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客船树杪石棱渔父云端缯网

客船 kè chuán
旅客乘坐的船;运载旅客的船。 唐 张继 《枫桥夜泊》诗:“ 姑苏 城外 寒山寺 ,夜半鐘声到客船。” 前蜀 毛文锡 《巫山一段云》词:“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 楚 江边,几度降神仙。” 元 周权 《野趣》诗:“空山晴滴翠,远水生緑烟。唤酒青林渡,斜阳繫客船。”  ——《漢語大詞典》
树杪(樹杪)shù miǎo
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於树杪。”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杪两红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渐没。”  ——《漢語大詞典》
钩 ( 鈎 鉤 ) gōu
钩 [ gōu ]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
  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
  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
  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 同“”。
  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
  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
  10. 镰刀。
  11. 古代称圆规。
石棱(石稜)shí léng
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唐 杜甫 《西阁雨望》诗:“径添沙面出,湍减石稜生。”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面壁攀石稜,养力方敢前。” 前蜀 韦庄 《渔塘》诗:“ 洛水 分餘脉,穿巖出石稜。”《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记·王承休》:“缓轡踰双剑,行行躡石稜。”  ——《漢語大詞典》
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云端(雲端)yún duān
云上,云中。例如:飞机从云端飞来。  ——《漢語大詞典》
晒 ( 曬 ) shài《國語辭典》

晒 [ shài ]

  1. 物体曝露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使其干燥。如:「晒衣服」、「晒书」。
  2. 将浸过药水的底片取出,使其干燥。如:「晒底片」。
缯网(缯网)
洞冥记倒枝藻者枝横倒水中长九尺馀如结网有野鸭秋凫及鸥鹥来翔水上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如缯网也亦名水网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