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队 ( 隊 ) duì
队 [ duì ]
- 排得整齐的行列:~列。~形。
-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伍。
- 量词:一~大学生。
宫嫔(宫嬪)gōng pín
帝王的侍妾。 唐 薛调 《无双传》:“我闻宫嬪选在掖庭,多是衣冠子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上( 唐武宗 )常怒一宫嬪久之,既而復召。”《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郭汜 领兵入宫,尽抢掳宫嬪采女入营,放火烧宫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南宋 宫嬪墓在 越 中者甚多。 屭湖 之滨, 狮山 之侧,塋址可识者二十四处,俗传‘廿四堆’是也。” ——《漢語大詞典》
椎 zhuī/chuí《國語辭典》
椎 [ zhuī ]
名- 敲打東西的器具。如:「鐵椎」。《淮南子·說林》:「椎固有柄,不能自椓」。
- 脊椎骨。參見「椎骨 」條。
- 搥打、敲擊。《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椎殺晉鄙。」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
- 樸實笨拙。明·方孝孺〈與采苓先生書〉:「某質性椎鈍,學不篤專,行能無所可取。 」
椎 [ chuí ]
- (一)之又音。
法鼓 fǎ gǔ
佛教法器之一。举行法事时用以集众唱赞的大鼓。亦指禅寺法堂东北角之鼓,与茶鼓相对。《法华经·化城喻品》:“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唐 李白 《登瓦官阁》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红楼梦》第十五回:“早又前面法鼓金鐃,幢幡宝盖: 铁欖寺 中僧众摆列路旁。” 赵朴初 《东京大街上大步踏》诗:“广播车在前面讲着话,僧人的法鼓在后面打。” ——《漢語大詞典》
绣襟(绣襟)
唐书礼乐志圣寿乐以女子衣五色绣襟而舞之 ——《韵府拾遗 侵韵》
文 wén《國語辭典》
文 [ wén ]
名- 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 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 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 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 」條。
- 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 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 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 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 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文 [ wèn ]
動- 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 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裤 ( 褲 ) kù
裤 [ kù ]
-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子。棉~。短~。灯笼~。
立 lì《國語辭典》
立 [ lì ]
动- 直身站著。如:「站立」、「立正」。《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
- 竖起。如:「竖立」、「立竿见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又将两扇门立在墙边,先去吹灭了灯火。」
- 设置。如:「立庙」、「私立小学」。《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 制定、订定。如:「立法」、「立案」、「立宪」。
- 建树、成就。如:「立威」、「三十而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 存在。如:「独立」、「誓不两立」。
- 即刻。如:「立刻」。《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剑坚,故不可立拔。」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立如子。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楼西(楼西)
唐 李益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