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亲行讨北虏。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
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
虏人方恃骄,况复值秋暑。
文臣虽表留,奏上不蒙可。
留之恨不力,苟力必中阻。
小臣从百官,拜送伏道左。
悬绝不得言,徒有泪如雨。
前驱至榆河,营垒乱旗橹。
后队复踉跄,不复辨什伍。
挽车避泥潦,前后相接轲。
裸身走中道,车驾从傍过。
纷纭无纪律,将臣殊莽卤。
既蹈不测渊,可不严为矩。
忆昔虏单弱,款附来塞下。
岁贡马万疋,未敢设钩距。
皇眷来意勤,赏赍特过厚。
一时失防隙,遂得肆强圉。
毡衣易龙锦,皮帽变珠朵。
束腰金匾绦,编贝五色缕。
玉剑悬辘轳,雕弓插文笴。
黄沙白草间,金银耀樽俎。
鞍鞯画麒麟,旌旗绣飞虎。
供具与乐器,事事无不有。
一年复一年,屡有望外取。
岂但不知感,其心竟包祸。
勾连并众力,绐以骄诸部。
罕东兀良哈,久矣被饮羽。
迩来虽纳贡,其意则狎侮。
吾皇天地量,垢秽悉容受。
今来犯我疆,我往非过举。
剿此违天贼,岂为拓疆土。
戎狄无人性,尧舜不亲附。
秦有长城筑,汉有和亲许。
云扰东西晋,厥后极凶丑。
李唐纳婚姻,石晋甘饵诱。
宋初论金币,中败青城旅。
分裂已不堪,未复遭蒙古。
历年九十三,夷风洽华夏。
乾坤合清宁,笃生我太祖。
圣德克肖天,飞龙起淮右。
长驱扫腥毡,直出古北口。
净洗历代羞,日月开天宇。
太宗龙凤姿,丕承奋英武。
天戈时一指,残孽窜他所。
漠南无王庭,漠北走穷狗。
于今已不然,信非朝夕故。
必欲罗奔鲸,在众密网罟。
胡乃劳圣躬,执政何以处。
臣闻千金子,尚不垂堂坐。
虏罪诚可诛,持重慎勿苟。
稽首早回銮,天位要有主。
钦哉祖宗业,正拟磐石固。
其晨日旁气,中黑外如火。
北风转旗脚,猎猎不停舞。
此行为宗社,仓卒出未预。
虏人方恃骄,况复值秋暑。
文臣虽表留,奏上不蒙可。
留之恨不力,苟力必中阻。
小臣从百官,拜送伏道左。
悬绝不得言,徒有泪如雨。
前驱至榆河,营垒乱旗橹。
后队复踉跄,不复辨什伍。
挽车避泥潦,前后相接轲。
裸身走中道,车驾从傍过。
纷纭无纪律,将臣殊莽卤。
既蹈不测渊,可不严为矩。
忆昔虏单弱,款附来塞下。
岁贡马万疋,未敢设钩距。
皇眷来意勤,赏赍特过厚。
一时失防隙,遂得肆强圉。
毡衣易龙锦,皮帽变珠朵。
束腰金匾绦,编贝五色缕。
玉剑悬辘轳,雕弓插文笴。
黄沙白草间,金银耀樽俎。
鞍鞯画麒麟,旌旗绣飞虎。
供具与乐器,事事无不有。
一年复一年,屡有望外取。
岂但不知感,其心竟包祸。
勾连并众力,绐以骄诸部。
罕东兀良哈,久矣被饮羽。
迩来虽纳贡,其意则狎侮。
吾皇天地量,垢秽悉容受。
今来犯我疆,我往非过举。
剿此违天贼,岂为拓疆土。
戎狄无人性,尧舜不亲附。
秦有长城筑,汉有和亲许。
云扰东西晋,厥后极凶丑。
李唐纳婚姻,石晋甘饵诱。
宋初论金币,中败青城旅。
分裂已不堪,未复遭蒙古。
历年九十三,夷风洽华夏。
乾坤合清宁,笃生我太祖。
圣德克肖天,飞龙起淮右。
长驱扫腥毡,直出古北口。
净洗历代羞,日月开天宇。
太宗龙凤姿,丕承奋英武。
天戈时一指,残孽窜他所。
漠南无王庭,漠北走穷狗。
于今已不然,信非朝夕故。
必欲罗奔鲸,在众密网罟。
胡乃劳圣躬,执政何以处。
臣闻千金子,尚不垂堂坐。
虏罪诚可诛,持重慎勿苟。
稽首早回銮,天位要有主。
钦哉祖宗业,正拟磐石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正统(正統)zhèng tǒng
(1).旧指一系相承、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与“僭窃”、“偏安”相对。 汉 班固 《典引》:“膺当天之正统,受克让之归运。”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 秦 於今世,继正统者九代,千餘年兴亡之事,不可歷数。”《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其时 周太祖 郭威 在位,改元 广顺 。虽正统之尊,未就混一之势。四方割据称雄者还有几处,共是五国三镇。” 吕志伊 《读史感赋》:“休争正统与偏安,国贼 曹操 论不刊。”
(2).嫡系子孙。《汉书·郊祀志下》:“ 宣帝 即位,由 武帝 正统兴。”《后汉书·崔瑗传》:“中常侍 江京 、 陈达 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 宋 张载 《经学理窟·祭祀》:“夫祭者必是正统相承,然后祭礼正,有所统属。”
(3).泛指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宋 陆游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姚华 《源流》:“ 汉 去古未远,《诗》《书》之传,犹深入人心,高文典册,必用 相如 ,盖词翰之絶诣,乃文章之正统。” 瞿秋白 《现实》三:“以前,曾经有过所谓文艺理论上的‘ 普列哈诺夫 正统’的呼声,这当然是错误的。” ——《漢語大詞典》
(2).嫡系子孙。《汉书·郊祀志下》:“ 宣帝 即位,由 武帝 正统兴。”《后汉书·崔瑗传》:“中常侍 江京 、 陈达 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 宋 张载 《经学理窟·祭祀》:“夫祭者必是正统相承,然后祭礼正,有所统属。”
(3).泛指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 宋 陆游 《喜杨廷秀秘监再入馆》诗:“呜呼大厦倾,孰可任梁栋?愿公力起之,千载传正统。” 姚华 《源流》:“ 汉 去古未远,《诗》《书》之传,犹深入人心,高文典册,必用 相如 ,盖词翰之絶诣,乃文章之正统。” 瞿秋白 《现实》三:“以前,曾经有过所谓文艺理论上的‘ 普列哈诺夫 正统’的呼声,这当然是错误的。” ——《漢語大詞典》
十四
唐 白居易 龙花寺主家小尼 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
元 顾瑛 欸歌二首 其二 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 ——《骈字类编》
元 顾瑛 欸歌二首 其二 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 ——《骈字类编》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名-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七 qī《國語辭典》
七 [ qī ]
名- 介于六与八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柒」,阿拉伯数字作「7」。
- 文体名。参见「七体 」条。
- 民俗称丧事每七日设奠一次为「作七」,由头七到尾七共需进行七次,称为「七七」。《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孙惠蔚传》:「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善继只是点名应客,全无哀痛之意,七中便择日安葬。」
- (「七」字通常读为阴平,惟口语中连用在去声字及轻声字之前时读为阳平,如:「七月」、「七个」。)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名-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甲午
左传见甲楯下庄又史记管蔡世家缪侯卒子 侯甲午立 ——《骈字类编》
皇帝 huáng dì
(1).古时对前代帝王的尊称。《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2).三皇五帝的省称。《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 丘 也何足以知之。” 成玄英 疏:“虽復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詮辩至理,不尽其妙。听荧至竟,疑惑不明。”一说,即 黄帝 。 陆德明 释文:“皇帝,本又作 黄帝 。” 郭庆藩 集释引 卢文弨 曰:“皇、黄通用,今本作‘黄帝’。”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昔 皇帝 使 伶伦 自 大夏 之西、 崑崙 之阴,取竹於 嶰谷 生,其窍厚均者。”一本作“ 黄帝 ”。
(3).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始自 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史记·高祖本纪》:“甲午,乃即皇帝位 氾水 之阳。” 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其次称王。 秦 承三王之末,为 汉 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以为号。 汉高祖 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 北京 有个皇帝,你也没见过,你也説是没有的吗?”
(4).旧时借指赌场上的庄家。《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我打摊打得气闷,既然要打摊,须得让我做皇帝。” ——《漢語大詞典》
(2).三皇五帝的省称。《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 丘 也何足以知之。” 成玄英 疏:“虽復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詮辩至理,不尽其妙。听荧至竟,疑惑不明。”一说,即 黄帝 。 陆德明 释文:“皇帝,本又作 黄帝 。” 郭庆藩 集释引 卢文弨 曰:“皇、黄通用,今本作‘黄帝’。”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昔 皇帝 使 伶伦 自 大夏 之西、 崑崙 之阴,取竹於 嶰谷 生,其窍厚均者。”一本作“ 黄帝 ”。
(3).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始自 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史记·高祖本纪》:“甲午,乃即皇帝位 氾水 之阳。” 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其次称王。 秦 承三王之末,为 汉 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以为号。 汉高祖 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 北京 有个皇帝,你也没见过,你也説是没有的吗?”
(4).旧时借指赌场上的庄家。《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我打摊打得气闷,既然要打摊,须得让我做皇帝。” ——《漢語大詞典》
提 tí/dī/dǐ《國語辭典》
提 [ tí ]
动- 用手悬空拿著。如:「提灯」、「提水桶」、「提笔写作」。
- 从下往上移。如:「提升」、「提高」。
- 把预定时间往前移。如:「提前」、「提早」。
- 领取。如:「提货」、「提款」。
- 举出、揭示。如:「提名」、「提议」、「提要」、「提意见」。
- 振作。如:「提振精神」、「提神醒脑」。
- 说、谈。如:「提到」、「提及」、「旧事重提」、「这事不提也罢!」
- 警觉。《红楼梦·第六三回》:「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著些儿。」
- 舀酒、油等的长柄器具。如:「酒提」、「油提」。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提弥明,清代有提桥。
提 [ shí ]
- 参见「[[朱提]]」条。
提 [ dī ]
动- 投掷。《战国策·燕策三》:「(荆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 参见「提防」、「提溜」等条。
大兵 dà bīng
(1).人数多、声势大的军队。《管子·大匡》:“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今 操 引大兵至此,恐粮草不敷,故勒兵不进。”
(2).大的战争。《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则天时雨汁,……国有大兵。”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神曰:‘将有大兵,今辞汝去。’留一玉环曰:‘持此可以避难。’后 刘表 袁术 相攻, 龙舒 之民皆徙去,唯 宪 里不被兵。”
(3).旧时对兵士的俗称。 许地山 《人非人》:“等我到军法处,一个大兵指着门前底大牌楼,说在那里。”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哪一点对得起我,当大兵,拉包月车,干机器匠,念书上学,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 ——《漢語大詞典》
(2).大的战争。《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则天时雨汁,……国有大兵。”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神曰:‘将有大兵,今辞汝去。’留一玉环曰:‘持此可以避难。’后 刘表 袁术 相攻, 龙舒 之民皆徙去,唯 宪 里不被兵。”
(3).旧时对兵士的俗称。 许地山 《人非人》:“等我到军法处,一个大兵指着门前底大牌楼,说在那里。”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哪一点对得起我,当大兵,拉包月车,干机器匠,念书上学,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讨 ( 討 ) tǎo
讨 [ tǎo ]
- 查究,处治:检~。
- 征伐,发动攻击:~伐。声~(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 研究,推求:研~。探~。
- 索取:~还(huán)。
- 求,请求:~教(jiào )。~饶。
- 惹:~厌。~人喜欢。
- 娶:~老婆。
北虏(北虜)běi lǔ
古代对北方 匈奴 等少数民族的蔑称。《后汉书·袁安传》:“ 宪 日矜己功,欲结恩北虏。”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北方沙漠之外,不知还有海否?若果有之,则中国与北虏亦在海中矣。”《清史稿·阿哈出传》:“復勅戒 李满住 等毋为北虏诱。”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