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浔阳(潯陽)xún yáng
江名。 长江 流经 江西省 九江市 北的一段。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 明 李梦阳 《浮江》诗:“万古滔滔意, 潯阳 更向东。” 清 赵翼 《庐山纪游》诗:“ 广陵 涛接 潯阳 涛,夜梦五老来相招。” ——《漢語大詞典》
九派 jiǔ pài
(1). 长江 在 湖北 、 江西 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 长江 。 汉 刘向 《说苑·君道》:“ 禹 凿 江 以通於九派,洒五湖而定 东海 。” 晋 郭璞 《江赋》:“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阳 。” 唐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大 江 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明 徐祯卿 《彭蠡》诗:“地涌三辰动, 江 连九派深。”
(2). 浔阳 的别称。即今 江西 九江 。《北齐书·文宣帝纪》:“詔 梁王 萧庄 为 梁 主,进居 九派 。”《南史·梁武帝纪》:“畜兵 九派 ,用拟勤王。” ——《漢語大詞典》
(2). 浔阳 的别称。即今 江西 九江 。《北齐书·文宣帝纪》:“詔 梁王 萧庄 为 梁 主,进居 九派 。”《南史·梁武帝纪》:“畜兵 九派 ,用拟勤王。” ——《漢語大詞典》
控 kòng《國語辭典》
控 [ kòng ]
动- 拉弓。《说文解字·手部》:「控,引也。」清·段玉裁·注:「引者,开弓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弦不再控,矢不单杀。」明·宋濂〈秦士录〉:「诸将军控弦引矢,追至大洋,且战且却。」
- 操纵、支配。如:「控制」、「遥控」。唐·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董西厢·卷七》:「沉醉东风里,控骄马,鞭袅芦花。」
- 投、掷。《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则控于地而已矣。」
- 投诉、告发。如:「指控」、「诬控」、「控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断不得公,自然上控。」
- 北平方言。指倒悬容器口,使里面的液体流净。如:「将沙拉油瓶控一控,还足够炒一次菜。」
吴 ( 吳 ) wú《國語辭典》
- 「吳 」的異體字。
泽 ( 澤 ) zé/shì
泽 [ zé ]
-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
-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 洗濯。
- 汗衣,内衣。
- ◎ 古同“释”,解散。
匡阜 kuāng fù
江西 庐山 的别称。 唐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诗:“中流见 匡阜 ,势压 九江 雄。” 唐 刘轲 《庐山黄石岩院记》:“古老有言曰:太极之气积而为山岳,洩而为川瀆。然则 匡阜 之气,其大也乎?” 唐 李德裕 《大孤山赋》序:“余剖符 淮 司,道出 蠡泽 。属江天清霽,千里无波;点 大孤 於中流,昇旭日於 匡阜 。不因左官,岂遂斯游?” ——《漢語大詞典》
千峰
唐 刘长卿 龙门八咏 水东渡 山叶傍崖赤,千峰秋色多。
唐 李嘉祐 至七里滩作 万木迎秋序,千峰驻晚晖。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寥寥行异境,过尽千峰影。
《韵府拾遗 冬韵》:李山甫诗荣枯无路入千峰张栻游南岳序上观晴霞横𢃄千里泉声隔匆泠然通夕不知此身踞千峰之上也 ——《骈字类编》
唐 李嘉祐 至七里滩作 万木迎秋序,千峰驻晚晖。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寥寥行异境,过尽千峰影。
《韵府拾遗 冬韵》:李山甫诗荣枯无路入千峰张栻游南岳序上观晴霞横𢃄千里泉声隔匆泠然通夕不知此身踞千峰之上也 ——《骈字类编》
回 huí《國語辭典》
回 [ huí ]
動- 掉轉。如:「回首」、「回過身來」。唐·白居易〈長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 返、歸。如:「回國」、「回家」、「一去不回」。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改變。如:「回心轉意」。《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唐·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道苟直,雖死不可回也。」
- 答覆。如:「回信」、「回電」、「回答」。《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日後他來通消息時,好言回他。」《紅樓夢·第七回》:「次日,鳳姐梳洗了,先回王夫人畢,方來辭賈母。」
- 還覆給對方相同或某種動作。如:「回敬」、「回他一槍」。
- 謝絕、辭去。如:「一口回絕」。宋·蘇軾〈與開元明師〉二首之一:「謹留筆一束,以領雅意,餘回納,不訝不訝。」《紅樓夢·第一一九回》:「咱們家遭著這樣事,那有工夫接待人,不拘怎麼回了他去罷。」
- 避開。如:「回避」。明·徐復祚《紅梨記·第二齣》:「前日兩次訪他,俱不得遇,風塵中人,知他真不在家,還是故意回你。」
-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新疆、遼寧、青海、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區,以信奉回教為主。
- 量詞:➊ 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➋ 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八老到門前站了一回,蹔到間壁糶米張大郎門前,閒坐了一回。」➌ 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➍ 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 姓。如明代有回滿注。
楚墟 chǔ xū
楚 地丘墟。 宋 陈造 《竹米行》:“竹君亢宗擅 楚 墟,一一修耸山泽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