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植英材,民俗尽归厚。

李延兴元代〕《送李顺文

维齐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尝遭国大侵,夹辅犹腋肘。
宅土称上腴,财赋等浙右。
奇阃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妖盗起潢池,跳梁裒林棷。
白昼烧通衢,胡马相践蹂。
屋化飞尘灰,莽莽草木茂。
往年大姓家,存者无八九。
兵兴岁无虚,穑事废南亩。
纷驰赤白囊,烈勋径何有?上贻国之忧,轸念夜达昼。
简师行天诛,岌岌不敢后。
秦中出精甲,长道屈群丑。
言言七十城,易若摧瓦缶。
大野熄烽烟,多士释介胄。
两河关梁通,中原绝纷纠。
行者如蚁旋,居者如辐凑。
济南李征君,累业文献旧。
躬耕食其力,园田如错绣。
自经丧乱来,避地东西走。
草食面削□,布恕体盈垢。
先师有遗文,一一付君手。
万死逃一生,收藏免脱漏。
吾尝□其书,篇章灿琼玖。
读之京华馆,霜月动虚牖。
寻将刻枣梓,上俪钟鼎寿。
□称贤弟子,君乎实无负。
始予未相识,闻誉则已久。
昨枉过山斋,衡扉□□候。
吐饭欣接之,笑语忘辰酉。
议论悉超绝,白日云雾剖。
读书不窥园,□□在研究。
巢由尚羊裘,禄仕不挂口。
譬之天马驹,不肯恋栈豆。
裹粮出□□,归期迫夏首。
春容耀桃李,川色润栲杻。
太行入青云,千峰淡如帚。
黄河浪卷天,风雨怒蛟吼。
路经百载场,青苔白骨朽。
抵家拜丘坟,狐狸上荒阜。
俯仰成古今,野哭杂山溜。
莫伤门柞哀,晚节当大就。
立言绍前修,蚤夜猎文囿。
为国植英材,民俗尽归厚。
我家汉水上,昔别齿尚幼。
艰危十余年,骨肉知在否。
君归我何如,涕洒满衣袖。
执手河之干,临风一觞酒。
人生会合难,岂不怀亲友。
相期保令名,良时不可又。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为国英材民俗归厚

为国(爲國)wèi guó
治国。《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 邢昺 疏:“为,犹治也。”《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顾 楚 之为国, 唐 之为天下,当其时皆何如?”  ——《漢語大詞典》
植 zhí《國語辭典》

植 [ zhí ]

  1. 门外用来加锁的直木。《尔雅·释宫》:「植谓之传,传谓之突。」
  2. 花草树木的总称。如:「植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1. 放置、排放。《书经·金縢》:「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2. 栽种、培育。如:「种植」、「培植」。《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3. 树立。《周礼·夏官·田仆》:「令获者植旌及献比禽。」汉·郑玄·注:「植,树也。」
  4. 倚靠。《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三国魏·何晏·集解:「孔曰:『植,倚也。』」
英材 yīng cái
犹英才。出众的才智;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 唐 柳宗元 《梓人传》:“不衒能,不矜名……日与天下之英材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 宋 秦观 《官制上》:“馆阁者图书之府,长育英材之地也。”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漢語大詞典》
民俗 mín sú
(1).人民的风俗习惯。《韩非子·解老》:“府仓虚则国贫,国贫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絶。”《史记·循吏列传》:“ 楚 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然后上下同心,致君亲如 尧 舜 ;中外有道,躋民俗於 羲皇 。” 清 薛福成 《创开中国铁路议疏》:“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
(2).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 宋 张孝祥 《正提刑启》:“畴昔熟於条教,莫先图民俗之安;乃今奉以周旋,当益厉官常之守。” 清 梅曾亮 《送周石生序》:“奋白笔,书盈尺之纸,为国家陈民俗之急。”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1. 「盡 」的異體字。
归厚(歸厚)guī hòu
归于忠厚。《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晋书·嵇含传》:“家在 巩县 亳丘 ,自号‘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