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空着我便耳热眼跳,心神恍忽
刘庭信〔元代〕《【双调】新水令 春恨》
枕痕一线印香腮,蹙春山两弯眉黛。整金钗舒玉笋,出绣户下瑶阶。穿着对
窄窄弓鞋,刚行出绣帘外。
【驻马听】寂寂瑶阶,春日阑珊景物乖。困人天色,不堪梳洗傍妆台。梨花
寂寞玉容衰,海常零落胭脂败。自裁划,今春更比前春煞。
【乔牌儿】指尖儿弹破腮,泪珠儿镇长在。自从他去了恹恹害,这病便重如
山深似海。
【雁儿落】懒插这鸳鸯交颈钗,羞系这合欢带。慵把这鸾凰锦褥铺,愁
将这翡翠鲛绡盖。
【得胜令】灵鹊儿噪庭槐,车马过长街。准备着月下星前拜,安排着春衫和
泪揩。打叠起愁怀,怕不待宁心耐,闷晶月难捱,我则怕青春不再来。
【滴滴金】空着我便耳热眼跳,心神恍忽,失惊打怪,莫不是薄幸可憎才?
我一会家腹热肠荒,心忙意急。行出门外,空着我便立遍苍苔。
【折桂令】将一块望夫石雾锁云霾,到如今燕侣莺俦,枉惹的蝶笑蜂猜。几
时能够单凤成双、锦鸳作对、鱼水和谐?盼佳期今春左侧,海棠开不见他回来。
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
【尾声】来时节吃我一会闲顿摔,我可便不比其他性格。那其间信人搬弄的
耳朵儿来揪,把俺那薄幸的娇才面皮上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滴滴金 dī dī jīn
(1).花名。旋覆花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旋覆花》。
(2).词牌名。又名《缕缕金》。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一字两体,仄韵。见《词谱》卷八,《词律》卷六。
(3).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此曲牌。北曲亦名《甜水令》,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南曲有二:一与词牌全阕或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4).烟火花炮名。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烟火》:“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又名《缕缕金》。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一字两体,仄韵。见《词谱》卷八,《词律》卷六。
(3).曲牌名。南曲黄钟宫、北曲双调均有此曲牌。北曲亦名《甜水令》,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于套曲中。南曲有二:一与词牌全阕或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4).烟火花炮名。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烟火》:“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 ——《漢語大詞典》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着 ( 著 ) zhuó/zháo/zhāo/zhe
着 [ zhuó ]
- 穿(衣):穿~。穿红~绿。~装。
-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
-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
- 下落,来源:~落。
- 派遣:~人前来领取。
-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 接触,挨上:~边。上不~天,下不~地。
- 感受,受到:~凉。~急。~忙。~风。~迷。
- 使,派,用:别~手摸。
- 燃烧,亦指灯发光:~火。灯~了。
- 入睡:躺下就~。
-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了。没见~。
-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法。~数。一~儿好棋。
- 计策,办法:高~儿。没~儿了。
- 放,搁进去:~点儿盐。
-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哇!~,你说得真对!
-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开~会。
-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呢!
-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
-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照~办。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便 biàn/pián《國語辭典》
便 [ biàn ]
形- 順、順利、方便。如:「便利」、「不便之處」。《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宋·陸遊〈初發夷陵〉詩:「今朝喜處君知否?三丈黃旗舞便風。」
- 簡單的、非正式的。如:「便服」、「便鞋」、「便條紙」、「家常便飯」。
- 靈敏、輕巧、敏捷。《莊子·應帝王》:「猿狙之便。」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 適宜、合宜。如:「便於攜帶」。《南史·卷三五·顧覬之傳》:「率皆即日不宜於人,方來未便於公,名與實反,有乖政體。」
- 有利於。《韓非子·孤憤》:「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史記·卷七十七·信陵君列傳》:「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 熟習。《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隋書·卷五○·郭榮傳》:「孝先於上流縱天筏以擊浮橋,護令榮督便水者引取其筏。」
- 排泄屎、尿。如:「便尿」。《漢書·卷五九·張湯傳》:「(安世)為光祿勳,郎有醉小便殿上。」
- 方便的時候。如:「便中請來個電話。」、「得便就幫你送過去。」
- 機會。《文選·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吾想夫北風振漢,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 屎、尿等的排泄物。如:「大便」、「小便」、「糞便」。
- 即、就。《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紅樓夢·第四回》:「每日或飯後,或晚間,薛姨媽便過來,或與賈母閒談,或和王夫人相敘。」
- 豈、難道。表反問的語氣。宋·文同〈可笑口號七章之一〉:「若無書籍兼圖畫,便不教人白髮生?」《董西廂·卷八》:「姑舅做親,便不敗壞風俗?」
- 縱然、即使。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便 [ pián ]
名- 姓。如漢代有便樂成。
耳热眼跳(耳熱眼跳)ěr rè yǎn tiào
耳朵发热,眼皮跳动。旧俗认为是别人背后咒骂自己或不吉之兆。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不知今夜怎生这等耳热眼跳也,敢是母亲行有些嗔责?”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出:“我这几日耳热眼跳,神思不安,不知为何?”《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两个正饮间, 秉中 自觉耳热眼跳,心惊肉战,欠身求退。” ——《漢語大詞典》
心神 xīn shén
(1).心思精力。语出《庄子·在宥》:“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北周 庾信 《代人乞致仕表》:“心神已弊,晷刻增悲。” 唐 姚合 《武功县居》诗:“簿书销眼力,盃酒耗心神。” 清 孙枝蔚 《客句容五歌》之四:“俸金特寄虽无几,能无忧惧劳心神。”
(2).心情;精神状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初, 曹公 壮 羽 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昔 泰山 吴伯武 少孤,与弟 文章 相失二十餘年,遇于县市, 文章 欲欧 伯武 ,心神悲慟,因相寻问,乃兄弟也。”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承命震骇,心神靡寧,顾已慙靦,手足失措。”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牓发之日,随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风采,心神肃然。” ——《漢語大詞典》
(2).心情;精神状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初, 曹公 壮 羽 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昔 泰山 吴伯武 少孤,与弟 文章 相失二十餘年,遇于县市, 文章 欲欧 伯武 ,心神悲慟,因相寻问,乃兄弟也。”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承命震骇,心神靡寧,顾已慙靦,手足失措。”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牓发之日,随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风采,心神肃然。” ——《漢語大詞典》
恍忽 huǎng hū
亦作“ 怳惚 ”。亦作“怳欻”。亦作“ 怳曶 ”。
(1).模糊,朦胧。语本《老子》:“道之为物,惟怳惟忽。”《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騖怳忽。” 高诱 注:“怳忽,无之象也。” 清 钱谦益 《鳖虱》诗:“伏匿床笫间,梦囈伺怳曶。”
(2).谓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文选·宋玉〈神女赋〉序》:“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李善 注:“怳忽,不自觉知之意。”《北齐书·徐之才传》:“ 武成 酒色过度,怳惚不恒。” 明 高攀龙 《读书法示揭阳诸友》:“初间必是怳惚飘荡,坐亦不定,须要勉强坐定,令浮气稍宁,只收敛此心向腔子里来。”
(3).形容变化疾速。《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怳惚似朝荣。” 吕延济 注:“翩翻、怳惚,谓须臾间也。” 唐 韩愈 《献山南郑相公樊员外》诗:“茫漫笔墨间,指画变怳歘。” ——《漢語大詞典》
(1).模糊,朦胧。语本《老子》:“道之为物,惟怳惟忽。”《淮南子·原道训》:“游微雾,騖怳忽。” 高诱 注:“怳忽,无之象也。” 清 钱谦益 《鳖虱》诗:“伏匿床笫间,梦囈伺怳曶。”
(2).谓知觉迷糊或神思不定。《文选·宋玉〈神女赋〉序》:“晡夕之后,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李善 注:“怳忽,不自觉知之意。”《北齐书·徐之才传》:“ 武成 酒色过度,怳惚不恒。” 明 高攀龙 《读书法示揭阳诸友》:“初间必是怳惚飘荡,坐亦不定,须要勉强坐定,令浮气稍宁,只收敛此心向腔子里来。”
(3).形容变化疾速。《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怳惚似朝荣。” 吕延济 注:“翩翻、怳惚,谓须臾间也。” 唐 韩愈 《献山南郑相公樊员外》诗:“茫漫笔墨间,指画变怳歘。”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