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佚名先秦〕《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佩玉将将寿考

佩玉(珮玉)pèi yù
(1).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礼记·玉藻》:“君子在车,则闻鸞和之声,行则鸣佩玉。”《左传·哀公二年》:“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叔仪 乞粮於 鲁 人,歌佩玉而呼庚癸。” 唐 刘长卿 《游四窗》诗:“长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2).佩带玉饰。《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刘文正 ﹞真有冠冕佩玉之风。”
(1).用作佩饰之玉。《大戴礼记·保傅》:“下车以珮玉为度。”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诗:“蹇步何堪鸣珮玉,衰容不称著朝衣。” 金 元好问 《范文正公真赞》:“朱衣玄冠,珮玉舒徐。”
(2).佩挂玉饰。 宋 张元干 《沁园春·梦与道人对歌》词:“任紆朱拖紫,围金珮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群音类选·扊扅记·梦回纪怨》:“无心翻贝叶,有梦逐桃花,珮玉衣霞,女菩萨从天下。”
(3).借指百官。 宋 陆游 《立春前四日谢雪方拜天庆庭中雪复作》诗:“珮玉珊珊謁众真,竟烦一雪慰疲民。”  ——《漢語大詞典》
将将(將將)qiāng qiāng
驾驭将帅。《史记·淮阴侯列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1).同“ 鏘鏘 ”。象声词。多状金玉之声。《诗·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孔颖达 疏作“鏘鏘”《诗·小雅·鼓钟》:“鼓鐘将将, 淮水 汤汤。” 陈奂 传疏:“《説文》:‘鎗,鐘声也。’鐘声为鎗,重言曰鎗鎗。将将,古文假借。”
(2).集聚貌。《荀子·赋》:“道德纯备,谗口将将。”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余谓将将,集聚之貌也。《周颂·执竞》篇‘磬筦将将’。 毛 传曰:‘将将,集也。’然则谗口将将,亦谓谗言之交集也。”
(3).高大整饬貌。《诗·大雅·緜》:“迺立应门,应门将将。” 毛 传:“将将,严正也。”《文选·枚乘〈七发〉》:“莘莘将将。” 李善 注:“将将,高貌。” 清 钱谦益 《湖广提刑许府君墓志铭》:“大冠将将,褒衣抑抑。”
(4).美盛貌。《诗·鲁颂·閟宫》:“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籩豆大房。” 陈奂 传疏:“ 王肃 将将训美盛。”《管子·形势解》:“将将鸿鵠,貌之美者也。”  ——《漢語大詞典》
寿考(壽考)shòu kǎo
(1).年高;长寿。《诗·大雅·棫朴》:“ 周王 寿考,遐不作人。” 郑玄 笺:“ 文王 是时九十餘矣,故云寿考。”《后汉书·东夷传·倭》:“人性嗜酒,多寿考,至百餘岁者甚众。”《旧唐书·裴潾传》:“和则必臻於寿考,作则心致於伤残。”《红楼梦》第八九回:“从没有弹琴裡弹出富贵寿考来的,只有弹出忧思怨乱来的。”《花月痕》第五二回:“宇宙清平,人民寿考。”
(2).寿数,寿命。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遂作《河梁》之诗,曰:‘……天下安寧寿考长,悲去归兮 河 无梁。’”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愿吾王此身长寿考,似 南山 万年无极。”《红楼梦》第九四回:“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復占先梅。”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忘 wàng《國語辭典》

忘 [ ​wàng ]

语音
  1. 不记得。如:「勿忘我」、「后事不忘前事之师」、「乐而忘返」、「废寝忘食」、「得意忘形」。
  2. 遗失、丧失。《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唐·颜师古·注:「忘,亡也。吴王杀之,被以恶名,失其善称号。」《文选·陆机·叹逝赋》:「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3. 遗弃、舍弃。《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 [ ​wáng ]

读音
  1. (一)​之读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