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投公馆宿,官烛何炜煌。

戴良元代〕《至杭宿钱塘驿

昨夜宿临平,今旦入钱塘。
明岑净朝气,回浦漾晨光。
隐隐吴岫出,遥遥越岸长。
棱棱见摛堞,戢戢睹攒墙。
堪叹游歌地,都非佳丽场。
楼台已雰寂,雚阓亦荒凉。
平生昧陈力,末暮忝为郎。
徒然感恩义,谁复听忠良。
晚投公馆宿,官烛何炜煌。
自怜无补报,饮愧力中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公馆宿官烛炜煌

晚 wǎn《國語辭典》

晚 [ wǎn ]

  1. 黄昏、日落时分。《说文解字·日部》:「晚,莫也。」清·段玉裁·注:「莫者,日且冥也。」
  2. 夜间。如:「晚间」、「昨晚」。《水浒传·第一○回》:「李小二夫妻两个,捏著两把汗,当晚无事。」
  3. 对长辈的自称。如:「学晚」。《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极蒙台爱,恕治晚不能躬送了。」
  1. 将尽的。宋·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诗:「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2. 继任的、后来的。如:「晚娘」。《淮南子·本经》:「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
  1. 迟。如:「相见恨晚」。《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虑不先定,临事而谋,不亦晚乎。」
投 tóu《國語辭典》

投 [ tóu ]

  1. 扔、掷。如:「投球」、「投篮」、「投石子」。
  2. 放进去。如:「投入」、「投票」、「投资」。
  3. 跳进去。如:「投江」、「投井」、「自投罗网」。
  4. 发向、映照。如:「众人把目光都投向墙上的壁画。」、「竹影散投在窗纸上。」
  5. 寄发。如:「投递」、「投稿」、「投邮」。
  6. 前往、走向、迎向。如 : 「投宿」、「投降」、「弃暗投明」。
  7. 合。如:「情投意合」、「意气相投」。
  8. 奔靠。如:「投奔」、「投靠亲友」、「走投无路」。《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
  9. 接近、靠近。如:「投暮」。唐·孟郊〈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诗:「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
  10. 甩、挥。如:《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11. 抛弃。如:「投闲置散」。《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樊宏》:「然犹投戈讲蓺,息马论道。」
  12. 用。如 : 「投药」。
  13. 赠送。如 :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4. 迎合。如 : 「投其所好」。
公馆(公館)gōng guǎn
(1).诸侯的宫室或离宫别馆。《礼记·杂记上》:“大夫次於公馆以终丧。” 郑玄 注:“公馆,公宫之舍也。” 孔颖达 疏:“公馆,君之舍也。”《礼记·杂记上》:“公馆者,公宫与公所为也。” 郑玄 注:“公所为,君所作离宫别馆也。”《孔子家语·贤君》:“ 齐景公 来适 鲁 ,舍於公馆。”
(2).泛指仕宦寓所或公家所造的馆舍。《礼记·曾子问》:“《礼》曰:公馆復,私馆不復。” 郑玄 注:“公馆,若今县官宫也。” 孔颖达 疏:“公馆谓公家所造之馆,与公所为者与及也,谓公之所使为命停舍之处。”《北史·黎景熙传》:“自 魏 及 周 ,公馆不立,臣虽愚瞽,犹知其非。” 唐 高适 《睢阳酬别畅大判官》诗:“清昼下公馆,尺书忽相邀。留欢惜别离,毕景驻行鑣。”
(3).指官僚富人的住宅。《老残游记》第三回:“只见那公馆门口站了一个瘦长脸的人。” 沙汀 《丁跛公》:“但那坐在公馆门口的奶母告诉他说,团总已经上衙门搓早麻将去了。”  ——《漢語大詞典》
宿 sù/xiǔ/xiù《國語辭典》

宿 [ sù ]

  1. 供休止的处所。如:「宿舍」。《周礼·地官·遗人》:「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2. 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东。
  3. 姓。如汉代有宿详。
  1. 住夜。《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2. 停留。《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孝文寤于兵之不可宿。」
  3. 安、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业,其物乃至。」晋·杜预·注:「宿,犹安也。」
  1. 旧的、积久的。如:「宿怨」、「宿忧」。《汉书·卷七○·陈汤传》:「雪边吏之宿耻。」
  2. 隔夜的。如:「宿雨」、「宿醉」。《镜花缘·第四回》:「睡到黎明,宿酒已消。」
  3. 前世的。如:「宿缘」。
  4. 平日的。《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王霸妻传》:「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通「夙」。
  1. 素来、平时。《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灵帝宿闻其名,数引纳之。」
  2. 早先。《管子·地图》:「宿定所征伐之国。」唐·尹知章·注:「宿,犹先也。」

宿 [ xiǔ ]

  1. 夜晚。如:「整宿」。《红楼梦·第四八回》:「商议已定,一宿无话。」

宿 [ xiù ]

  1. 星座。如:「星宿」、「二十八宿」。汉·王充《论衡·祀义》:「天有列宿,地有宅舍。」
官烛(官燭)guān zhú
公家供给、供官吏办公用的蜡烛。《初学记》卷二五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巴祇 为 扬州 刺史,与客坐闇中,不然官烛。”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尝答齐国移文启》:“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官烛斯燃,更慙良史,宵光可学,乃会耆年。” 唐 杜甫 《台上》诗:“何须把官烛,似恼鬢毛苍。”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中有家问,即令灭官烛,取私烛閲书。閲毕,命秉官烛如初。”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奎堂校士春蚕叶,官烛修书秋兔毫。”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炜煌(煒煌)wěi huáng
(1).犹辉煌。 唐 寒山 《诗》之一○四:“富儿会高堂,华灯何煒煌。”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时见有帘幃,灯烛煒煌,皆莫知何处。” 明 何景明 《荷花赋》:“呈红颜以流曄兮,丽繁星之煒煌。”《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只见庙中香烟繚绕,灯烛煒煌。”
(2).华盛貌。 唐 温庭筠 《鸿胪寺四十韵》:“锡宴得佳致,车从真煒煌。” 明 杨慎 《庭中有奇树》诗:“春风一披拂,花叶何煒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