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笔三江泻,英标一鹗横。

周麟之宋代〕《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 其一

自昔三珠树,如兄最早成。握兰沾剩馥,搴桂阻高程。

健笔三江泻,英标一鹗横。崦嵫惊电谢,坐失剑峥嵘。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健笔三江英标一鹗

健笔(健筆)jiàn bǐ
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南朝 陈 徐陵 《让五兵尚书表》:“虽復 陈琳 健笔,未尽愚怀。”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之一:“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并 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马茂元 《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 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无雄文健笔,然而他的散文,却能温润清深,自成体貌。”  ——《漢語大詞典》
三江 sān jiāng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 钱塘江 、 浦阳江 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为三江。《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 娄江 、 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 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内水 沱江 也。”
(3).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 、 北江 、 东江 。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指 鸭绿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鸭緑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漢語大詞典》
泻 ( 瀉 ) xiè
泻 [ xiè ]
  1. 液体很快地流:倾~。
  2. 排出稀屎:~肚。~药。
英标(英標)yīng biāo
(1).英俊的风采。 宋 秦观 《贺京西运使启》:“英标特出,早膺神圣之知;剧任屡更,果见事功之立。” 明 吴承恩 《赠卫侯章君履任序》:“夫 汝隆 淮洲君 之子……以才艺魁天下,仗鉞八 闽 间,英标雅望,谈者至今称之。”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同调相怜》:“我闻得那 李公子 呵,侯门一俊髦,挺英标,龙韜豹略曾探讨。”
(2).指贤能而有风采的人。 宋 范仲淹 《依韵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傅》:“南 豳 日日接英标,公外追随岂待招。”  ——《漢語大詞典》
一鹗(一鶚)yī è
《汉书·邹阳传》:“臣闻鷙鸟累百,不如一鶚。”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鶚,大鵰也。’ 如淳 曰:‘鷙鸟比诸侯,鶚比天子。’鷙击之鸟,鹰鸇之属也。鶚自大鸟而鷙者耳,非鵰也。”后用以比喻出类拔萃的鲠直之臣。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推选閲羣材,荐延搜一鶚。” 宋 欧阳修 《送杨辟秀才》诗:“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鶚。既又得 杨生 ,群兽出麟角。”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长途驭二龙,崇霄翔一鶚。”  ——《漢語大詞典》
横 ( 橫 ) héng/hèng
横 [ héng ]
  1. 跟地面平行的,与“”、“”相对:~梁。~楣。~额。~幅。~批。~披(长条形横幅字画)。~匾。~标。~空。
  2.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相对:~写。~排。~向。~斜。纵~。
  3.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相对:~贯东西。
横 [ hèng ]
  1. 凶暴,不讲理;蛮~。强~。~暴。~蛮。
  2. 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死。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