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君懋远业,志气常坚强。

袁燮宋代〕《送治杨司直

岷蜀古多士,声名争颉颃。
近代推三苏,奋发眉之阳。
君侯亦眉人,源委故深长。
少日随游宦,中年擅词场。
笑谈掇高科,步武联周行。
蟠胸富筹策,振羽方翱翔。
一朝遽勇退,万里还故乡。
名邦赞佳政,海沂还复康。
无计留君行,临分徒自伤。
我亦归旧隐,后会殊渺茫。
小儿获同升,此好固难忘。
流俗久颓敝,枨也焉得刚。
期君懋远业,志气常坚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远业志气坚强

期 qī/jī《國語辭典》

期 [ qí ]

  1. 约定。如:「不期而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三国魏·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2. 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1. 时、日,或经约定的时、日。如:「时期」、「日期」、「限期」、「后会有期」。唐·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 折》:「我今日与小姐赴期去来。」
  2. 一段时间。如:「假期」、「学期」、「潜伏期」、「危险期」。
  3. 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 量词。计算事物分期的单位。如:「训练计划一年分为四期。」、「这本杂志已出版五卷六十期。」

期 [ jī ]

  1. 一周年。《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2. 丧服中期服的简称。《文选·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彊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期 [ ​qī ]

  1. (一)​之又音。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1.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2.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3.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4. 称谓:➊ ​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5. 姓。如明代有君助。
  1.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懋 mào《國語辭典》

懋 [ mào ]

  1. 勤勉努力的。《书经·盘庚下》:「无戏怠,懋建大命。」《国语·周语中》:「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将自至。」
  1. 劝勉。《国语·晋语四》:「懋穑劝分,省用足财。」三国吴·韦昭·注:「懋,勉也。」
  1. 盛大的。如:「懋勋」、「懋绩」。唐·李适〈汾阴后土祠作〉诗:「号令垂懋典,旧经备阙文。」
  2. 美。《后汉书·卷三·章帝纪》:「郡国所上符瑞,合于图书者数百千所。乌呼懋哉!」
  1. 姓。如明代有懋国辅。

懋 [ ​mòu ]

  1. (一)​之又音。
远业(遠業)yuǎn yè
远大的事业。《后汉书·冯异岑彭等传论》:“若 冯 贾 之不伐, 岑公 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尅成远业,终全其庆也。”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赞》:“道悠运促,不终远业。” 元 姚燧 《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惟恐大本一废,远业难成。”  ——《漢語大詞典》
志气(志氣)zhì qì
(1).意志和精神。《庄子·盗跖》:“目欲视色,耳欲听声,口欲察味,志气欲盈。”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且 延陵 高 子臧 之风, 长卿 慕 相如 之节,志气所託,亦不可夺也。”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
(2).志向和气概。《后汉书·贾复传》:“ 贾君 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於学,将相之器也。” 唐 刘禹锡 《效阮公体》诗之一:“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闻蜚娥 ﹞模样虽是娉婷,志气赛过男子。” 峻青 《海啸》第一章:“好孩子,有志气,不愧是 马海山 的后代。”  ——《漢語大詞典》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1.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2. 姓。如汉代有常惠。
  1.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2.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3.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1.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2.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坚强(堅强,堅彊)jiān qiáng
(1).亦作“ 坚彊 ”。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左传·成公九年》:“勤以抚之,宽以待之,坚强以御之。”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骨节坚彊,颜色和泽,老而不衰。”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虽坚强之辩,不能为执事解也。”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二章:“ 郭祥 是一个无比高大坚强的英雄。”
(2).使坚强。《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尔时远人既受勅已,坚强其意,向师子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