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宗论篇翰,浮词托名理。

牛焘清代〕《题兰亭曲水胡图贤诗序后

元风扇正始,大雅竟沦委。芦苇未渡江,清虚崇佛氏。

空宗论篇翰,浮词托名理。祖尚自王何,孙许蹈其轨。

风骚体一变,清谈何绮靡。群贤四十二,兰亭宴曲水。

赋诗永言怀,恣意尚诘诡。慷慨王右军,中流挽骇驶。

临深抒寄托,无人会厥旨。诎彼齐彭殇,诞其一生死。

千载感斯文,高尚谁比拟。惜为书法掩,昭然误遗此。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空宗篇翰浮词托名

空宗 kōng zōng
佛教语。谓以性空之理破斥妄相的宗派。包括大乘的三论宗和小乘的成实宗。与相宗或者性宗相对而言。 宋 延寿 《宗镜录》卷三四:“今广辩空宗、性宗,有其十异。”  ——《漢語大詞典》
论 ( 論 ) lùn/lún
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 看待:一概而~。
  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 按照:~件。~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篇翰 piān hàn
犹篇章,篇简。一般指诗文。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八:“弱龄弄篇翰,出门结羣贤。”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宋 自 绍兴 以来……百姓莫敢言喘, 放翁 恶得形诸篇翰以自取戾乎!” 谭献 《〈唐诗录〉序》:“丁巳之岁,游学京师……缘情感寓,不忘篇翰。”  ——《漢語大詞典》
浮词(浮詞)fú cí
(1).虚饰浮夸的言词。《后汉书·明帝纪》:“先帝詔书,禁人上书言圣,而閒者章奏颇多浮词。” 唐 白居易 《论于頔所进歌舞人事宜状》:“内足以辩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词。”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也是喒不合就听了这一谜的浮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敷衍凑拍,满纸浮词。”
(2).指应酬之言。《再生缘》卷七九:“尔娘亲,一派浮词虚爱惜,应酬全是为夫家。”
(3).多休累赘的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谓之鎔,剪截浮词谓之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昔夫子断 唐 虞 以下迄於 周 ,翦截浮词,撮其机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 沈约 、 魏收 诸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得也,其浮词简也;读 范曄 、 陈寿 二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  ——《漢語大詞典》
托名 tuō míng
(1).假借名义。《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翠翠 心里想道:‘我那得有甚么哥哥来?多管是丈夫寻到此间,不好説破,故此托名。’” 清 郑燮 《署中示舍弟墨》诗:“学写不成,去而学画。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叶德钧 《〈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夫妇年谱》:“托名有 元 代女子 孟丽君 男装应试,更名 郦君玉 。”
(2).寄托名字,留名。 明 张居正 《辛未进士题名记》:“夫诸士之托名於贞石也,将以蘄不朽也。”  ——《漢語大詞典》
理 lǐ《國語辭典》

理 [ lǐ ]

  1. 雕琢玉石。《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修整、整治、使整齐。如:「整理」、「治理」、「理家」、「管理」。
  3. 办事、处置。如:「办理」、「处理」、「代理」。
  4. 对别人的言行有所反应。如:「答理」、「理会」、「不理不睬」。
  5. 温习、熟习。如:「书不理不熟。」明·无名氏《闹铜台·楔子》:「英雄贯满东京府,曾理兵书习六韬。」
  1. 条纹、纹路。如:「肌理」、「纹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物异》:「建城县出燃石,色黄理疏,以水灌之则热,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2. 事物的规律、意旨。如:「天理」、「公理」、「真理」、「义理」、「定理」。
  3. 顺序、层次。如:「有条有理」。《荀子·儒效》:「井井兮有理也。」
  4. 物理学科或自然学科。如:「理化」、「理工」。
  5. 姓。如殷商时代有理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