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责善(責善)zé shàn
劝勉从善。《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宋 王安石 《答韩求仁书》:“责难於君者,吾闻之矣;责善於友者,吾闻之矣。”《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朋友之道在责善,可以择交。” ——《漢語大詞典》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名-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 姓。如汉代有古霸。
-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朋友 péng yǒu
(1).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孔颖达 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诗·大雅·抑》:“无言不讐,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后汉书·马援传》:“ 春卿 事 季孟 ,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朋友凋零江海空,弟兄离隔关山迥。” 茅盾 《昙》一:“这都是她到 上海 后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
(2). 明 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 邹朋友 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 梅朋友 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 明 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3).特指恋人。 陈原 《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 ——《漢語大詞典》
(2). 明 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 邹朋友 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 梅朋友 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 明 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3).特指恋人。 陈原 《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 ——《漢語大詞典》
恤 xù《國語辭典》
恤 [ xù ]
动- 忧心、顾虑。《易经·晋卦·六五》:「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国语·周语上》:「勤恤民隐而除其害。」
- 怜悯。如:「体恤」、「怜恤」。唐·沈佺期〈移禁司刑〉诗:「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
- 赈济、救济。《周礼·地官·典瑞》:「珍圭以征守,以恤凶荒。」南朝梁·沈约〈南郊恩诏〉:「京师三县尤穷之民,详加赈恤。」
- 姓。如春秋时鲁有恤由。
灾 ( 災 ) zāi《國語辭典》
- 「災 」的異體字。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弟兄 dì xiōng
(1).弟弟和哥哥。《墨子·非儒上》:“丧父母,三年其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唐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诗之一:“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善述 道:‘我爹做过太守,止生我弟兄两人,见今哥哥恁般富贵,我要一件衣服,就不能勾了,是怎地?’”
(2).弟弟。《元典章·吏部三·改正投下达鲁花赤》:“ 太祖皇帝 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弟兄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土地,共享富贵。”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与那相识每会合,宾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
(3).指哥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归宅,与二弟评议…… 张飞 言曰:‘弟兄放心,我独自去破 董卓 ,诛 吕布 。’”
(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弟兄休作外,几盏儿淡酒,聊復致谢。”《水浒传》第九十回:“今者拜辞还京,某等众弟兄此去前程如何,万望吾师明彰点化。” 叶紫 《火》四:“现在局子里仅仅只剩了八个弟兄,你叫我拿什么来派给你呢?” 田野 《火烧岛·放下你的鞭子》:“那不幸的弟兄被反绑在木桩上,背后插着标子。”
(5).喻不相上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无辱又无荣,论文章是弟兄。” ——《漢語大詞典》
(2).弟弟。《元典章·吏部三·改正投下达鲁花赤》:“ 太祖皇帝 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弟兄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土地,共享富贵。”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与那相识每会合,宾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
(3).指哥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三国志平话》卷上:“ 玄德 归宅,与二弟评议…… 张飞 言曰:‘弟兄放心,我独自去破 董卓 ,诛 吕布 。’”
(4).对同辈、同伙或对下属表示亲切的称呼。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弟兄休作外,几盏儿淡酒,聊復致谢。”《水浒传》第九十回:“今者拜辞还京,某等众弟兄此去前程如何,万望吾师明彰点化。” 叶紫 《火》四:“现在局子里仅仅只剩了八个弟兄,你叫我拿什么来派给你呢?” 田野 《火烧岛·放下你的鞭子》:“那不幸的弟兄被反绑在木桩上,背后插着标子。”
(5).喻不相上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无辱又无荣,论文章是弟兄。”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