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长洲田,清水稻百畦。

范纯仁宋代〕《累约舍弟纯礼以职事未至

落叶犹同飞,寒鸟犹并枝。我汝独何负,不得长相随。

偶为细累拘,跬步成天涯。后日更远适,会合信难期。

尚愿家国宁,且作千日离。悠悠百年间,几别颜即衰。

从宦非我志,功名徒自欺。谁言干寸禄,坐使手足违。

逐末背本心,得一万已遗。我汝粗有识,此事良同悲。

安得长洲田,清水稻百畦。将汝入故庐,亲戚坐成围。

幼弟就文史,长兄近砭医。孝谨奉诸宗,祭祀洁四时。

此外逐风月,对酌白酒卮。毕世为善人,不负生育慈。

斯志傥未遂,终为路人嗤。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长洲清水百畦

安 ān《國語辭典》

安 [ ān ]

  1. 平稳、安全、舒适的状况或环境。如:「居安思危」、「转危为安」、「苟且偷安」。《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 安非他命的简称。如:「吸安」、「安毒」。
  3. 量词。安培的简称。参见「安培 」条。
  4. 姓。如汉代有安成。
  1. 平静、恬适。如:「安宁」、「坐立不安」。《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2. 稳定的、静止的。如:「生活安稳」。唐·杨烱〈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
  1. 使稳定。如:「除暴安良」、「安民」。
  2. 装置、设置。如:「安电灯」、「安门窗」。
  3. 加上。如:「安罪名」。
  4. 存、怀、居。如:「你安的是什么心?」
  5. 习惯、熟悉。《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1. 岂、怎么。用于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
  1. 何处、那里。用于文言文。如:「而今安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2. 如何。《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1. 乃、于是。《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1.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2.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3.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4.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5.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7.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1.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1.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1.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1.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长洲(長洲)cháng zhōu
(1).水中长形陆地。《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汉 王粲 《登楼赋》:“挟清 漳 之通浦兮,倚曲 沮 之长洲。”
(2).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太湖 北。 春秋 时为 吴王 阖闾 游猎处。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 石城 ,走犬 长洲 。”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 朝夕 之濬池,佩 长洲 之茂苑。”
(3).道教称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处名山胜境之一。详“ 十洲 ”。  ——《漢語大詞典》
田 tián《國語辭典》

田 [ tián ]

  1. 土地。如:「稻田」、「梯田」、「瓜田李下」、「蔗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执曹君,而分曹魏之田以赐宋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2. 可开采某些资源的地带。如:「煤田」、「盐田」。
  3. 姓。如战国时魏有田子方。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耕种。《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通「佃」。
  2. 打猎。如:「田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国语·齐语》:「田、狩、罼、弋,不听国政。」通「畋」。
清水 qīng shuǐ
(1).澄澈的水;白水。《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原来那瓶子里,全是一瓶一瓶的清水。”《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送儿去当太平军》:“寧愿在家喝清水,莫让儿女当 清 兵。”
(2).喻洁净的地方。 巴金 《家》十四:“我常常想,还是趁早走罢,清水住过了,还来住浑水,太不值得。”
(3).谓物品质量纯净无杂。《元典章·工部一·缎匹》:“织造稀疎狭布,不堪用度,今后选拣堪中丝绵,须要清水夹密……并无药丝绵,中副布疋,方许货卖。”《水浒传》第二四回:“﹝ 西门庆 ﹞作别了 王婆 ,便去市上绸绢铺里买了綾绸绢缎,并十两清水好绵。”
(4).谓妇女操行贞洁。 叶圣陶 《城中·晨》:“看她那样子,也不像个清水货!无非是假正经。”
(5).特指口水。《水浒传》第四回:“俺早知道有这个去处,不夺他那桶酒吃,也自下来买些吃。这几日熬得清水流,且过去看,有甚东西买些吃?” 吴组缃 《山洪》六:“保长吹着了手里的纸捻,正待吸,看见烟杯里没装烟,就吐了口清水。”  ——《漢語大詞典》
稻 dào《國語辭典》

稻 [ dào ]

  1. 植物名。禾本科稻屬,一年生草本。莖高三、四尺,結實累累成穗,有水稻和旱稻兩種。子實橢圓,有硬殼,去殼後就是大米。以其黏性而言,可分蓬萊稻、在來稻兩種。若以成熟的先後順序言,又可分早稻、晚稻兩種。為我國與東南亞國家重要的糧食作物。
  2. 姓。如春秋時秦國有稻黃。
百畦 bǎi qí
犹言百区之田。畦,田间分区之田陇。《庄子·天地》:“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