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小说都成诵,一藏魔言总记持。

李纲宋代〕《申伯见和拙句且示七言律诗两章有未肯承当制科之意次韵报之 其一

才性如君岂易窥,断碑摸索已无遗。百家小说都成诵,一藏魔言总记持。

东里多知工润色,西施虽病善颦眉。制科便与承当取,正是逢场作戏时。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百家小说成诵一藏记持

百家 bǎi jiā
(1).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史记·滑稽列传》:“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 孔丘 殁已远,仁义路久荒,纷纷百家起,诡怪相披猖。”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杀青》:“身为竹骨与木皮,杀其青而白乃见,万卷百家,基从此起。” 清 钱谦益 《李逢阳赠中大夫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制》:“学问渊源於经术,文辞泛滥於百家。”
(2).泛指各行业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或有技艺的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自 灵王 ( 楚灵王 )之后,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韵出百家上,诵之心已醺。”
(3).泛指许多人家或家族。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百家姓〉书后》:“ 宋 沈括 《笔谈》云: 唐 时氏族大率高下分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此外悉为庶姓,婚宦皆不敢与百家等。”参见“ 百家姓 ”。
(4).见“ 百家谱 ”。  ——《漢語大詞典》
小说(小説)xiǎo shuō
(1).谓偏颇琐屑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説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
(2).《汉书·艺文志》谓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为小说,列于九流十家之末。其序称“小説家者流,盖出於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説者之所造也。”后以称丛杂的著作。《文选·张衡〈西京赋〉》:“小説九百,本自 虞初 。” 薛综 注:“小説,医巫厌祝之术。”《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録异闻,其一缀辑琐语也。”
(3).演述故事的小说至 唐 之传奇出现而始盛。在此前的如 先秦 的神话、传说、寓言。 魏 晋 的志怪等皆其先河。 唐 高彦休 《〈阙史〉序》:“故自 武德 、 贞观 而后,吮笔为小説、小録、稗史、杂録、杂记者多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小説亦如诗,至 唐 代而一变,虽尚不离於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 六朝 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跡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説。”
(4). 宋 代,小说为说话家数之一。 唐 末已开其端。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予 太和 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説。”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话有四家:一者小説,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説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跡变泰之事;説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説经,谓演説佛书。説参请,谓宾主参禪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説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
(5).在说话的基础上出现平话、话本。小说遂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如《京本通俗小说》。 元 明 以来则盛行章回体小说。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小说》:“小説起 宋仁宗 。盖时太平盛久,国家闲暇,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説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只为一点慳吝未除,便弄出非常大事,变做一段有笑声的小説。”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小说》:“自 金圣叹 好批小説,以为其文法毕具,逼肖 龙门 ……至士大夫家几上,无不陈《水滸传》《金瓶梅》以为把玩。”
(6).到近、现代,小说作为文学的一大样式,在话本小说、章回小说的基础上,并以外国小说为借鉴,加以发展,极为发达。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按其篇幅长短及内容广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等。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秦牧 《散文创作谈》:“小说,依靠的是用概括的、典型化的手段,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了情节,使人物和故事给人以强烈感。”
小悦,小欢乐。《吕氏春秋·疑似》:“ 褒姒 之败,乃令 幽王 好小説以致大灭。”  ——《漢語大詞典》
都 dū/dōu《國語辭典》

都 [ dū ]

  1. 大城市。如:「花都」、「港都」、「通都大邑」。
  2.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如:「首都」、「国都」、「京都」、「行都」。
  3. 姓。如汉代有都稽,明代有都穆。
  1. 定都。《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2. 居。《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
  3. 总计。《文选·曹丕·与吴质书》:「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1. 优雅、优美。《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聊斋志异·卷一·娇娜》:「一少年出,丰采甚都。」

都 [ dōu ]

  1. 皆。概括全部的意思。如:「都好」、「都是」。
  2. 还、尚且、甚至。如:「他都如此说了,你又能如何呢!」、「他一动都不动,活像个木头人似的。」
  3. 业已、已经。有加重语气的意味。如:「误会都造成了,你懊悔也没用!」
  1. 发语词,无义。《书经·尧典》:「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成诵(成誦)chéng sòng
谓读书熟,能背诵。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又尝亲见执事,握牘持笔,有所造作,若成诵在心,借书於手。”《宋史·刘恕传》:“ 恕 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陈 名 芸 ,字 淑珍 ,舅氏 心余 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  ——《漢語大詞典》
一藏 yī cáng
(1).梵语“藏”有包蕴意,故佛教谓一切教法为“一藏”。《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明照安禅师》:“僧问一藏圆光,如何是体?”
(2).指一部藏经。《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遂著《禪源诸詮》,写録诸家所述詮表,禪门根源道理,文字偈句,集为一藏。”《水浒传》第九十回:“长老道:‘众亦难消。与汝置经一藏,消灭罪恶,早登善果。’”《西游记》第八回:“如来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説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漢語大詞典》
魔 mó《國語辭典》

魔 [ mó ]

  1. 佛教指修道的障害、破坏者。如:「魔由心生」。《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我堕疑网故,谓是魔所为。」
  2. 一般指能害人性命、迷惑人的鬼怪。如:「妖魔」、「恶魔」。《西游记·第二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3. 如妖魔般的恶人。如:「色魔」。
  4. 过度的嗜好成癖或入迷。如:「著魔」、「入魔」。
  1. 神秘而不可思议的。如:「魔术」、「魔法」、「魔镜」。
  2. 可怕的、凶恶的。如:「魔掌」、「魔爪」。
言 yán《國語辭典》

言 [ yán ]

  1. 说、讲。如:「难言之隐」、「大言不惭」、「苦不堪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 谈论。《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宋·苏轼〈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3. 陈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4. 询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
  5. 告诉、告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1. 话语、所说的话。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 字。如:「七言诗」、「共三十万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3. 一句话称为「一言」。如:「一言兴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 学说、言论。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5. 姓。如春秋时有言偃。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语助词,无义:➊ ​ 置于句首。《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➋ ​ 置于句中。《易经·系辞上》:「德言盛,礼言恭。」《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言 [ yín ]

  1. 参见「言言」(二)​条。
总 ( 總 ) zǒng
总 [ zǒng ]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
  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
  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
  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
  5. 经常,一直:~是这样。
  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记持(記持)jì chí
犹言记存在心。《神僧传·鉴空》:“少小苦贫,虽勤於学,而寡记持。”《景德传灯录·惟俨和尚》:“更有一般底,只向纸背山记持言语,多被经论惑。” 明 袁宏道 《与汪观察书》:“今兄声华日整,德位俱高, 东林 莲漏之约,犹记持否?”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