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孙君吾外姻,海坛总镇之仲孙。

徐时栋清代〕《门荫歌为孙通判作

通判孙君吾外姻,海坛总镇之仲孙。一旦过我话家世,自言身被先皇恩。

先皇恩诏出丹禁,大僚子孙许推荫。是时伯父已在官,递及家君以父任。

未及受禄奄然殂,佥议袭荫当在吾。房从忽起相争夺,抱牍往控言虚诬。

有司积久不能定,封章展转达天听。方今圣人亲召除,始获铨曹注名姓。

军兴大开捐纳科,黄金台上赀郎多。年年却送人作郡,嗟尔门荫可奈何。

黑貂裘敝面枯槁,卅载九上长安道。轮蹄铁尽归去来,行年六十吾将老。

归来妻儿啼饥寒,丈夫贫贱难为欢。作贾无财农无产,百计不如仍作官。

去年需次将及期,行囊羞涩还典衣。他人我先已十日,亲朋笑我来何迟。

我有穷交归自客,昨日相逢好颜色。鲜衣怒马游市中,闻道军前拜恩泽。

嗟我哀苦难具陈,门资衰歇惭先人。啖饭食肉吾未老,逝将往从江南军。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通判外姻海坛总镇仲孙

通判 tōng pàn
(1).公正裁决。《新唐书·百官志四》:“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姦非,通判市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所谓通判,乃中允也。”
(2).官名。 宋 初始于诸州府设置,即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 明 清 设于各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职务远较 宋 初为轻轻。 清 代另有州通判,称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职。 宋 曾巩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用荐者通判 戎州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 方回 本隶右选, 元祐 中……通判 泗州 。”  ——《漢語大詞典》
孙 ( 孫 ) sūn/xùn
孙 [ sūn ]
  1. 儿子的儿子:~子。~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孙 [ xùn ]
     ◎ 古同“”。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1.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2.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3.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4. 称谓:➊ ​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5. 姓。如明代有君助。
  1.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吾 wú/yù《國語辭典》

吾 [ wú ]

  1. 我。《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 我的。《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1. 姓。如漢代有吾扈。

吾 [ yú ]

  1. 參見「吾吾 」條。
外姻 wài yīn
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左传·隐公元年》:“士踰月,外姻至。” 杜预 注:“姻,犹亲也。”《后汉书·皇后纪序》:“妖倖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诗:“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臺。”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依倚舅族,分张外姻,奉祀免丧,礼无遗者。” 宋 陆游 《祭王侍御令人文》:“惟是孤生,实忝外姻。”参见“ 外亲 ”。  ——《漢語大詞典》
海坛(海坛)
明一统志海坛山在温州府城东北古语云海坛沙涨温州出相宋咸熙间沙涨陈宜中应之  ——《骈字类编》
总镇(總鎮)zǒng zhèn
总兵的别称。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每督标设左右二总镇以分统之,提督居大铁甲船,总镇驻中等轮舰,其餘将弁各居所带之船。”参见“ 总兵 ”。  ——《漢語大詞典》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仲孙(仲孫)zhòng sūn
复姓。 春秋 齐 有 仲孙湫 。见《左传·闵公元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