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置的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

朱载育明代〕《不足歌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的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良田广阔出门马骑

良田 liáng tián
土质肥沃的田地。《商君书·垦令》:“农逸则良田不荒。”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倘或 善述 日后长大成人,你可看做爹的面上,替他娶房媳妇,分他小屋一所,良田五六十亩,勿令飢寒足矣。”  ——《漢語大詞典》
置 zhì《國語辭典》

置 [ zhì ]

  1. 释放、赦免。《国语·郑语》:「褒人褒姁有狱,而以为入于王,王遂置之。」《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
  2. 废弃。《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夫以贱匹贵,国之害也;置大立少,乱之本也。」《国语·周语中》:「今以小忿弃之,是以小怨置大德也,无乃不可乎!」
  3. 安放。如:「本末倒置」。《书经·说命上》:「爰立作柤,王置诸其左右。」
  4. 建立、设立。《墨子·明鬼下》:「三代之圣王,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史记·卷五·秦本纪》:「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5. 购买、添加。如:「置产」。
  1. 驿车、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宋·苏轼〈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的 dí/dì/de《國語辭典》

的 [ dì ]

  1. 箭靶的中心。如:「目的」、「标的」。《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汉·王充《论衡·超奇》:「论之应理,犹矢之中的。」

的 [ de ]

  1. 结构助词:➊ ​ 置于形容词后。如:「美丽的风景」、「聪明的小孩」。➋ ​ 置于名词或代名词后,表示所属、所有的关系。如:「我的书」、「太阳的光」。➌ ​置于修饰片语或子句后。如:「他寄来的信,我昨天收到。」、「那卖花的人没零钱找。」➍ ​ 置于副词后。同「地 」。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飞」。
  2. 句尾助词:置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的语气。如:「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你不是这样讲的!」

的 [ dí ]

  1. 确、真、实在。如:「的确」。宋·贺铸〈点绛唇·一幅霜绡〉词:「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䜩金钗客,这的担著利害。」
  1. 确实的、可靠的。如:「的保」、「的款」。
多 duō《國語辭典》

多 [ duō ]

  1. 丰富、不少。如:「多事之秋」、「友直、友谅、友多闻。」《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
  2. 有余。如:「一年多」、「十万多人」。
  1. 经常。如:「多读多写」。《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2. 非常。表程度高。如:「多谢」、「好得多」、「快得多」。
  3. 大部分。表数量大。《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4. 过分、不必要。如:「多疑」、「多管闲事」。
  5. 只、只是。《论语·子张》:「多见其不知量也。」唐·徐凝〈独住僧〉诗:「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1. 称美、称赞。《史记·卷一○○·季布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2. 胜、超过。明·汤显祖《紫箫记·第一○出》:「想他才似相如,貌多王粲。」
  1. 姓。如商代有多父鼎。

多 [ duó ]

  1. 何等、如何。表疑问、感叹的语气。如:「多好」、「多高」、「带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
广阔(廣闊)guǎng kuò
(1).广大宽阔。《云笈七籤》卷五:“吾欲并将游 天台山 ,石桥广阔可过得?”《水浒传》第四四回:“西山地面广阔。”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窃计被灾广阔,三万两银子不彀四府三州飢民一月之賑。”
(2).扩大。《宋史·职官志五》:“广阔黌舍,分为三学,增置生徒。”  ——《漢語大詞典》
出门(出門)chū mén
(1).外出;走出门外。《易·同人》:“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出门,笑曰:‘生乃与 噲 等为伍。’” 唐 白居易 《秦中吟·伤友》:“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明 李贽 《与杨凤里书》:“我痢尚未止,其势必至十月初间方敢出门。”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当天政工组就通知我,下午市里有首长要来,你不要出门。”
(2).离开家乡远行。 唐 元稹 《出门行》:“出门不数年,同归亦同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母亲见我年纪小,不肯放心叫我出门。”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第一次从 常州 出门求学,亏得你当了当头借给我川资。” 丁玲 《母亲》:“后来二老爷又出门了,音信都没有,说是看破红尘做和尚去了。”
(3).出嫁。 唐 无名氏 《玉泉子》:“吾有女弟未出门,子能婚乎?” 姚时晓 《别的苦女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人总要出门的。”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四:“如今你要出门去了,也没有什么填箱的。”
(4).旧谓男妓出外应酬客人。《红楼梦》第四七回:“我那里还有两个絶好的孩子,从没出门的。”  ——《漢語大詞典》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嫌 xián《國語辭典》

嫌 [ xián ]

  1. 怨隙、仇怨。如:「尽释前嫌」。《镜花缘·第二回》:「只顾为著游戏小事,角口生嫌,岂料后来许多因果,莫不从此而萌。」
  2. 处于可疑的地位。如:「避嫌」。《文选·沈约·恩幸传论》:「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喻世明言·卷二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但在先有兄弟之好,今后有男女之嫌。」
  1. 厌恶、讨厌。如:「嫌弃」、「嫌贫爱富」、「这小孩很惹人嫌。」《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论者嫌其铜臭。」《红楼梦·第一九回》:「只知嫌人家脏。」
  2. 猜疑、怀疑。汉·王充《论衡·自纪》:「狱者嫌辜,卿决疑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那知这事,却来嫌我!」
  3. 近似。《荀子·礼论》:「一朝而丧其严亲,而所以送葬之者不哀不敬,则嫌于禽兽矣。」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1.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1.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2.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4.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2.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3.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1.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1.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2.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3.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马骑(馬騎)mǎ qí
(1).坐骑。《大唐秦王词话》第十六回:“巨斧半轮月,长枪掉尾蛟;马骑翻海兽,出阵果英豪。”
(2).指骑兵。《英烈传》第七十回:“因集马骑步卒,一齐直趋 临洮府 正东五里 紫兰滩 安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