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子出大用,毋负亶栋梁。
凡鸟栖枳棘,野鹜营稻梁。九霄览高德,众仰维凤皇。
相维吴太翁,若为盛世翔。平生慎言诺,林樾爱景光。
读书以淑世,山静知日长。渊源溯自始,修祠念宗祊。
以及马鬣封,拱木必追扬。子姓咸拱揖,曰维翁之功。
维翁罔或懈,曰其敢不将。祖宗式来歆,是用降百祥。
子姓交欣欣,咸以祝无疆。其岁在戊辰,令子骤腾骧。
赫赫服尔官,起家司农郎。皇恩笃所生,爵翁玉鸣珰。
翁既秩清署,谦挹协珩璜。曷从达官游,抱志泉石盟。
夜分览古史,格言纪缥缃。古道照颜色,毋或废权衡。
自谓笔为钓,取乐砚为耕。令子敦乃职,直道与时撄。
飘然归子舍,诉诉视阶楹。戒之安若命,毋为剖不平。
谓己为无罪,何以奉主成。但自从吾游,三径有馀芳。
是用多岁月,天机自徜徉。中原乱烽火,高居发慨慷。
闻之九千秋,翁寿偕毋双。康健无与比,玉树森成行。
世家盛门阀,指顾羡笏床。乃应太史占,岁星在闽乡。
圣主急遗贤,岩穴贲玄黄。令子出大用,毋负亶栋梁。
翁心本忠君,天寿翁永昌。窃拟九如诗,祇心颂福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令子 lìng zǐ
犹言佳儿,贤郎。多用于称美他人之子。《南史·任昉传》:“﹝ 任昉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製《月仪》,辞义甚美。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献上杜七兄仆射》诗:“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徵君为同知 张君 令子,论世知大体,因书其大要而归之。” ——《漢語大詞典》
出 chū《國語辭典》
出 [ chū ]
动- 自内至外。与「入」相对。如:「足不出户」。《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 产生、发生。如:「出汗」、「出水痘」、「出纰漏」。《易经·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 脱离、离开。如:「出家」、「出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 给予、支付。如:「出钱」、「出纳」、「支出」。
- 做官、出任其事。《易经·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出为永嘉太守。」
- 表现、显露。如:「水落石出」。《庄子·天地》:「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 发泄。如:「出怨气」、「出闷气」。
- 超越。如:「出众」、「出人头地」。唐·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到。如:「出席」、「出场」。
- 策划。如:「出奇谋」、「出题目」。
- 外部、外面。《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量词。古代计算表演段落的单位。《景德传灯录·卷十四·潭州云岩昙晟禅师》:「药山乃又问:『闻汝解弄师子,是否?』师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
- 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或效果完成。如:「拿出」、「看出」、「做出好成绩」、「练出一副好身材」。
大用 dà yòng
(1).重要的用度。《周礼·天官·内府》:“掌受九赋九贡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郑玄 注:“大用,朝覲之颁赐。”
(2).指最有用的东西。 汉 晁错 《论贵粟疏》:“粟者,王者之大用,政之本务。”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3).重用,委以重任。《史记·孔子世家》:“ 冄求 将行, 孔子 曰:‘ 鲁 人召 求 ,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三国志·蜀志·马谡传》:“ 先主 临薨谓 亮 曰:‘ 马謖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4).特指拜相。《旧唐书·李德裕传》:“ 裴度 荐以为相,而吏部侍郎 李宗閔 有中人之助,是月拜平章事,惧 德裕 大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四宰相报恩》:“ 餘姚 人 杨大章 ,潦倒宦途久矣。其受业门人 吕文安 ,童子时受其恩,及大用,引至刑部侍郎。” ——《漢語大詞典》
(2).指最有用的东西。 汉 晁错 《论贵粟疏》:“粟者,王者之大用,政之本务。”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3).重用,委以重任。《史记·孔子世家》:“ 冄求 将行, 孔子 曰:‘ 鲁 人召 求 ,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三国志·蜀志·马谡传》:“ 先主 临薨谓 亮 曰:‘ 马謖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4).特指拜相。《旧唐书·李德裕传》:“ 裴度 荐以为相,而吏部侍郎 李宗閔 有中人之助,是月拜平章事,惧 德裕 大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四宰相报恩》:“ 餘姚 人 杨大章 ,潦倒宦途久矣。其受业门人 吕文安 ,童子时受其恩,及大用,引至刑部侍郎。” ——《漢語大詞典》
毋 wú《國語辭典》
毋 [ wú ]
副-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韩非子·说林下》:「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 不要、莫。表示禁止或劝诫的意思。如:「毋忘在莒」。《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 没有。《墨子·非命上》:「言而毋仪,譬如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筑臿,胫毋毛。」通「无」。
- 姓。如晋代有毋雅。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负 ( 負 ) fù
负 [ fù ]
- 驮,背(bèi ):~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
- 担任:担~。~责。~累(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
- 仗恃,依靠:~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
- 遭受:~伤。~屈。
- 具有,享有:久~盛誉。
- 欠(钱):~债。
- 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数。
- 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电。~极。
- 违背,背弃:~心。~约。忘恩~义。
- 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
亶 dǎn/dàn《國語辭典》
亶 [ dǎn ]
副- 诚然、真实、实在。《诗经·小雅·常棣》:「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 姓。如汉代有亶诵。
栋梁(棟梁)dòng liáng
(1).房屋的大梁。《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为栋梁。”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擿齿则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则栋梁不如鷦鷯之羽。”《旧唐书·赵憬传》:“大厦永固,是栋梁榱桷之全也;圣朝致理,亦庶官羣吏之能也。” 清 梅曾亮 《士说》:“求栋梁者必於木,而木不皆栋梁也,其不材者,且不得与萑蒲竹箭比。”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后汉书·陈球传》:“公为国家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 唐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诗:“天路牵騏驥,云臺引栋梁。” 清 汪衡 《励志诗》:“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 胡厥文 《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万民齐慟哭,千载永难忘。百战锋芒在,何乃折栋梁。”
(3).比喻基本因素。 廖仲恺 《消费合作社概论》:“故工人与一般消费者,实为经济之栋梁,缺一则不立。” ——《漢語大詞典》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后汉书·陈球传》:“公为国家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 唐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郎》诗:“天路牵騏驥,云臺引栋梁。” 清 汪衡 《励志诗》:“人力不滋培,栋梁安得具。” 胡厥文 《悼念周恩来总理》诗:“万民齐慟哭,千载永难忘。百战锋芒在,何乃折栋梁。”
(3).比喻基本因素。 廖仲恺 《消费合作社概论》:“故工人与一般消费者,实为经济之栋梁,缺一则不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