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知谴责司牧者,赈赒乃不遗馀力。

弘历清代〕《新正二日降旨加赈豫省去岁被灾各州县诗以纪事

中州历岁叹向隅,屯膏其故缘讳饰。察知谴责司牧者,赈赒乃不遗馀力。

帑金三百万弗惜,庶使闾阎免困逼。谆谆更戒彼大吏,毋俾役蠹俾遍得。

勤加咨询往来人,尽道穷檐稍起色。更幸三白沾宿麦,闻之略为纾反侧。

夏熟尚早讵置怀,助阳奉时宜布德。譬之赤子才离怀,未能强饭可夺食。

已加毋宁再三加,于民岂可言从啬。免沟壑共力春耕,南顾犹然为惕息。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察知谴责司牧遗馀

察知 chá zhī
观察了解。《墨子·明鬼下》:“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鬼谷子·中经》“故(一本有言字)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 南朝 梁 陶弘景 注:“言多不能无短,既察知其短,必记识之,以取验之相也。”《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纔欲到,未多时,王告仙人愿察知:‘所许莲经便请説,不要如今有踊移。’”  ——《漢語大詞典》
谴责(譴責)qiǎn zé
申斥。《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 鉤弋夫人 。夫人脱簪珥叩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慧星》:“臣当委心以听,奉身以退,徐请谴责,以戒为臣之繆於国者。” 沙汀 《在祠堂里》:“于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谴责又开头了。”  ——《漢語大詞典》
司牧 sī mù
(1).管理,统治。《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古之建官,所以济育羣生,统理民物也,故为之君长以司牧之。” 宋 王禹偁 《贺南郡大赦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司牧黎元,敦崇孝治,言有父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总论》:“夫州县司牧一方。”
(2).君主;官吏。 南朝 齐 萧道成 《即位告天文》:“肇自生民,树以司牧。” 宋 王禹偁 《端拱箴》:“天生蒸民,树之司牧。” 清 唐甄 《潜书·任相》:“百姓困穷,司牧不知,知而不为之所,国亡。”
(3).主管畜牧的官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府官员制度》:“定制:亲王长史一员……司匠、司牧六员。”  ——《漢語大詞典》
者 zhě《國語辭典》

者 [ zhě ]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1. 指示形容詞。同「這 」。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1.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 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 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 若無人者。」
赈 ( 賑 ) zhèn
赈 [ zhèn ]
  1. 救济:~济。~灾。~捐。~恤。以工代~。放~。
  2. 富裕:“邑居隐(殷)~”。
赒 ( 賙 ) zhōu
赒 [ zhōu ]
     ◎ 接济;救济:~济。~急扶困。
乃 nǎi《國語辭典》

乃 [ nǎi ]

  1.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 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1. 是。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1. 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2. 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3. 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4. 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1. 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2. 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1.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遗馀(遗馀)
后汉书郭伋传建武二十二年徵为大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帏帐钱谷以充其家伋辄与宗亲九族无所遗馀  ——《韵府拾遗 鱼韵》
力 lì《國語辭典》

力 [ lì ]

  1.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静止或运行速度)​的效能称为「力」,计算单位为「牛顿」。如:「动力」、「向心力」、「离心力」、「地心引力」。
  2. 人和动物体内筋肉运动所产生的效能。如:「臂力」、「体力」。《诗经·邶风·简兮》:「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3. 一切事物所具有的效能或作用。如:「火力」、「风力」、「水力」。
  4. 才能、能力。如:「智力」、「实力」、「理解力」、「量力而为」。
  5. 权势。如:「权力」。《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6. 以力气供人役使的僮仆。如:「苦力」。
  7. 姓。如宋代有力起。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尽力、拚命。如:「力争上游」。《汉书·卷九五·南粤传》:「楼船力攻烧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