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陈欧赵均同例,一样烟云过眼看。

缪荃孙清代〕《题吴清卿前辈手拓彝器卷三首 其三

断楮零缣敦古欢,传形精拓世称难。晁陈欧赵均同例,一样烟云过眼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同例一样烟云过眼

晁 cháo《國語辭典》

晁 [ cháo ]

  1. 朝的古字。《文選·揚雄·羽獵賦》:「於是天子乃以陽晁始出乎玄宮。」唐·李善·注:「陽朝,陽明之朝。晁,古字同也。」
  2. 姓。如宋代有晁補之。
陈 ( 陳 ) chén
陈 [ chén ]
  1. 排列,摆设:~列。~兵。
  2. 述说:~述。~情。详~。~诉。~说。
  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
  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
  6. 姓。
欧 ( 歐 ) ōu
欧 [ ōu ]
  1. 姓。
  2. 指欧洲,世界七大洲之一。~美国家。
  3. 电阻单位名“欧姆”的简称,符号Ω。
赵 ( 趙 ) zhào
赵 [ zhào ]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2. 姓。
均 jūn《國語辭典》

均 [ jūn ]

  1. 等同、没有轻重多寡之分的。如:「平均」、「均匀」、「贫富不均」、「势均力敌」。
  1. 公平、相等。如:「均分」、「均摊」。
  2. 皆、全部。如:「老少均安」、「均已脱脸」。
  1. 调和、调节。《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骃,六辔既均。」汉·毛亨·传:「均,调也。」《文选·张协·七命》:「营匠斲其朴,伶伦均其声。」
  1. 制造陶、瓦器时所用的旋转台。《管子·七法》:「不明於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
  2.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二千五百石为一均。《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令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为均。」

均 [ yùn ]

  1. 和谐的音。《文选·成公绥·啸赋》:「音均不恒,曲无定制。」通「韵」。
同例 tóng lì
一例,同样。《晋书·周札传》:“ 札 在 石头 ,忠存社稷,义在亡身……臣谓宜与 周顗 戴若思 等同例。”《通典·刑八》:“如 郑善果 官位不卑,纵令犯罪,不可与诸囚同例。”  ——《漢語大詞典》
一样(一樣)yí yàng
(1).同样;没有差别。 唐 王建 《宫词》之十六:“新衫一样殿头黄,银带排方獭尾长。” 元 无名氏 《梧桐叶》第一折:“可正是一样相思两断魂。”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骆宾王 《过任处士书斋》云:‘网积窗文乱,苔深履迹残,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四句一样句法。” 丁西林 《一只马蜂》:“不过要想同老太太一样的能干,恐怕不容易。”
(2).表示相似。 姚雪垠 《长夜》二:“一个跑在最前的麻脸土匪喘着气问,声音象擂鼓一样的震击着人的耳膜。”
(3).一种;一件。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五言絶句,众 唐 人是一样, 少陵 是一样, 韩退之 是一样, 王荆公 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 巴金 《家》三:“我知道任何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不少的牺牲作代价。现在就让我作一样牺牲品罢。”  ——《漢語大詞典》
烟云(煙雲)yān yún
亦作“烟云”。
(1).烟霭云雾。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次酸斋韵》曲:“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更有那玉立的雪山主峰,被缭绕的烟云笼罩着。”
(2).指隐逸之山林。 元 张养浩 《寨儿令·四时闲适》曲之一:“爱 庞公 不入城閫,喜 陈摶 高卧烟云。”
(3).形容高远之处。 唐 温庭筠 《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絶烟云之路。”
(4).如云的烟火气。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山腰上,烟囱林立,日夜喷吐着黑色的烟云。” 徐迟 《狂欢之夜》:“酒店里这样的零乱,迷漫着烟云,像刚刚遭受了原子弹一样。”
(5).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惜先生归道山后,文史散落,此帖已化烟云矣。”  ——《漢語大詞典》
过眼(過眼)guò yǎn
(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
(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漢語大詞典》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