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鹤那闻风外泣,孤鸾不向月中愁。

谢宗可元代〕《无弦琴

独茧长缫底用抽,蛇纹空锁凤枝秋。落星留晕绳光断,冻瀑无声练影收。

别鹤那闻风外泣,孤鸾不向月中愁。多情只有柴桑老,寂寂高山水自流。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别鹤风外孤鸾月中

别鹤(别鶴)bié hè
(1).《别鹤操》。 南朝 齐 谢朓 《琴》诗:“是时操《别鹤》,淫淫客泪垂。” 明 刘基 《独不见》诗:“有人抱瑟上高阁,坐对粧臺弹《别鹤》。”
(2).喻离散的夫妇。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寧作野中之双鳧,不愿云间之别鹤。”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妇 湘妃 之怨。”  ——《漢語大詞典》
那 nà/nǎ/nèi/nā《國語辭典》

那 [ nà ]

  1. 指示词。指比较远的人、事、物。相对于「这」。如:「我很喜欢那个人。」、「那件东西你要不要?」宋·辛弃疾〈丑奴儿·千峰云起〉词:「山那畔,别有人间。」
  1. 表承接、转折的语气。如:「你要是没空,那我找别人陪我去。」

那 [ nǎ ]

  1. 表示疑问。如:「他去那里了?」唐·王建〈寒食行〉:「纸钱那得到黄泉?」
  1. 怎。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那堪愁上更添愁。」

那 [ nèi ]

  1. 指示词。单数用法,指比较远的人、事、物。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转成ㄋㄟˋ。如:「我很欣赏那个人。」

那 [ nā ]

  1. 姓。如明代有那鉴。

那 [ nuó ]

  1. 移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新人那步过高堂。」同「挪 」。
  1. 多。《诗经·小雅·桑扈》:「受福不那。」汉·郑玄·笺:「那,多也。」
  2. 安定。《诗经·小雅·鱼藻》:「有那其居。」汉·郑玄·笺:「那,安貌。」
  1. 如何、奈何。《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晋·杜预·注:「那犹何也。」唐·杜甫 〈夜归〉诗:「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1.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那〉,祀成汤也。」指颂扬祭祀汤王典礼的音乐和谐美盛之诗。本章二句为:「猗与那与,置我鼗鼓。」猗那二字连用,美盛之貌。与,兮也。置,树立也。鞉鼓,有柄的小鼓。

那 [ něi ]

  1. 表示疑问。通「哪」。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转成ㄋㄟˇ。如:「王维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
闻 ( 聞 ) wén
闻 [ wén ]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风外(风外)
唐 齐己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骈字类编》
泣 qì《國語辭典》

泣 [ qì ]

  1. 只掉眼泪而不出声的哭,或指低声的哭。如:「泣血」、「泣不成声」。《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宋·陆游〈夜泊水村〉诗:「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1. 眼泪。如:「暗自饮泣」、「泣下如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泣数行下。」
孤鸾(孤鸞)gū luán
(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鸞。”
(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絶孤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 妇 湘 妃之怨。” 宋 张先 《卜算子》词:“临镜无人为整装,但自学孤鸞照。” 明 张珽 《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多应是犯孤鸞,红颜数奇。”参见“ 孤鸞照镜 ”。
(3).琴曲名。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五:“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鸞》。”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孤鸞》《别鵠》谁復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1.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2.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3.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4.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5. 姓。如晋代有向秀。
  1.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2.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3.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4.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1.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1.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2.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1.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月中 yuè zhōng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 骆宾王 《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黄庭内景经·高奔》“高奔日月吾上道” 唐 梁丘子 注:“月中 五夫人 字曰 月魂 。”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月中 嫦娥 ,其説始于《淮南》及 张衡 《灵宪》,其实因 常仪 占月而误也……后讹为 嫦娥 ,以‘仪’‘娥’同音耳。” 清 洪升 《长生殿·重圆》:“吾乃月主 嫦娥 是也。月中向有《霓裳》天乐一部,昔为 唐皇 贵妃 杨太真 于梦中闻得,遂谱出人间。”
(2).月光之中,月光下。 唐 王建 《霓裳词》之九:“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难行。”月中,一本作“ 月明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礼部侍郎 谢公 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宋 陆游 《梅花过后游西山诸庵》诗:“樵斧晓穿云外去,钓船夜向月中还。”
(3).指一个月的中间几天。 唐 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奏议》之一:“所定税物估价合依当处月中百姓输纳之时。”
(4).指月内,某月之内。《新唐书·白居易传》:“ 元和 元年,对制策乙等,调 盩厔 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学士。迁左拾遗。”按,据 顾学颉 《白居易年谱简编》当在 元和 二年十一月五日。
(5).指月子里。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十日》:“产妇颇多。月中的母子,平安地睡在新修的病室和洁白的寝台上。”参见“ 月子 ”。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1.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